第48部分(第3/4 頁)
我甚至能發現,他隱含的憂鬱多過愉快。從本質上講,他不能從精神的層次領會那種描畫丹青的平靜樂趣。有時候,他對技巧性的東西無能為力,非常焦躁。沒有多久,皇帝就沉浸在騎馬、射箭、遊玩當中,完全放棄了學習繪畫的興趣……
滿懷悵然和憂慮,帶著皇帝賜予王公大臣的椒酒、桃湯、五辛盤、卻鬼丸②等等東西,我回到自己的廣寧王府。
午後時分,人倦意乏。我展開卷軸,書寫南朝徐君倩的《共內人夜坐守歲》詩:“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裡覓楊梅。簾開風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
寫畢,心情稍感愉快,又書庾肩吾的《歲盡應令詩》:“歲序已雲殫,春日不自安。聊開柏葉酒,試奠五辛盤。金薄圖神燕,朱泥卻鬼丸。梅花應可折,倩為雪中看。”
這兩個梁國文人,詩文都是我平素所喜。
除夕落寞,只能飲酒書詩,以遣愁懷。
醺醺然間,門人來報,通直散騎常侍盧宗道來訪。
盧宗道的父親盧文偉,字休族,范陽涿郡人,世為北州冠族。魏朝孝莊帝被爾朱兆殺害後,盧文偉與河北的高乾兄弟共同起兵反對爾朱氏。神武帝率兵至信都,盧文偉遣子盧懷道奉啟陳誠,獲封為安東將軍、安州刺史。所以,盧氏家族,算是我們大齊的勳臣之一。最早,我和盧宗道的侄子,即他哥哥盧恭道的兒子盧詢祖關係親密。盧詢祖襲祖爵“大夏男”。此人翩翩美男子,富於術學,文章華靡,在文宣帝時代,他常常當庭書寫表文,文不加點,辭理可觀。當時,他為趙郡王妃鄭氏制輓歌詞,其中有一篇非常動人:“君王盛海內,伉儷盡寰中。女儀掩鄭國,嬪容映趙宮。春豔桃花水,秋度桂枝風。遂使叢臺夜,明月滿床空。”一時間,洛陽紙貴,流傳甚廣,達於南朝。可惜,天妒英才,盧詢祖年紀輕輕,忽染重病,撒手西歸。
這位盧宗道,本性粗率,自稱任俠尚義。我參加他侄子葬禮的時候,得機與他傾談,才得與他相識定交。當然,盧宗道在我們大北齊,也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不僅出身名族,勳臣襲爵,而且在朝中歷尚書郎、通直散騎常侍。此人精通古音義,曾著《魏志音》一卷。音義體,起於漢魏之際,以注《漢書》開始。魏晉以來,文人墨客都特別重視《漢書》音義。音義體,有釋音為主,也有人兼及釋義,還有人以發義為主,一般都是音義兼釋。魏晉時期,嵇康就寫過《春秋左氏傳音》,稍後,諸葛亮也曾著《漢書音》一卷。到了南朝,梁國的包愷著有《漢書音》十二卷。而我們北朝大齊,就屬盧宗道《魏志音》一卷最為有名。
四十 驚濤舟已漏(3)
不過,近來,我與這位盧宗道的關係日漸疏遠。他與朝中韓長鸞、穆提婆等人交遊過密,贈送金寶,大行賄賂,並得授行南營州刺史一個實職。自以為得任州官,他大集鄉人,殺牛聚會。其間,有一舊門生酒醉,言辭之間,微有疏失,竟然被他當場派人扔入水中淹死,時論大譁。
此次來府,盧宗道號稱前來拜別辭行,我也不好找藉口把他拒之門外。
“廣寧王殿下,數日不見,你清減許多啊。”盧宗道打著哈哈,向我行禮。
我趕忙還禮。
盧宗道有一種討人喜歡的華麗面孔,他的眼睛,似乎總能穿心透肺般地看穿別人。寒暄之間,他打量了一下我,可能從我對他的過分客氣,發現了我對他隱隱的疏遠。
我這個人,作為宗室,雖然個性平庸,但還是很難強行改變自己內心中固有的準則,不願意強迫自己去和不喜歡的人周旋。
堂下,盧宗道帶著的幾十個從人,攜帶著食盒、樂器一類的東西,看這架勢,他顯然是要與我置酒高會。無奈何,我只得派人,喚來幾個門生、王府清客以及歲末前來祝賀節慶的尉相願等人,齊集堂上,與盧宗道應酬。畢竟,他要遠去外地當州官。而尉相願,乃我王府舊友,他因為守衛洛陽有功,剛剛被朝廷委任為護軍大將軍。
飲酒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很平靜。盧宗道侃侃而談,他以講演的風格和語調,談笑風生,縱橫捭闔。
這種北州豪傑出身的人,總能煥發一種發自肺腑的超強熱情,加之他清晰的語調,生動的語言,一座皆為其傾倒。他本人有一種力量,能使聽客的內心為之震顫,言談久之,有時候,即使內心極有主見的人,也會被他所蠱惑和感化。
他的侃侃而談,自始至終都洋溢著一種奇怪的痛苦感、高尚感。他不斷嚴厲地抨擊時文,臧否人物。其實,他的滔滔雄辯,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