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4/4 頁)
周軍逼城置陳,東西二十餘里,漫無邊際。
至此,形勢大變。
我們北齊大軍剛開始進圍平陽的時候,為了防止周軍主力退而復來,在平陽城南挖掘了一條深長的塹壕,東起喬山④,西抵汾水。
所以,周帝率主力援軍再來,只能在塹壕南側列陣。我們大齊軍隊,嚴陣以待,列陣於塹壕以北。
與我們的皇帝的輕佻、輕易不同,周帝宇文邕,常常自乘御馬,身邊只率數名從人,親自巡陳。每到一處,他都親呼主帥姓名,躬自慰勉。周軍將士,喜於見知,鹹思自奮。大戰開始之前,侍臣敦請周帝換乘上佳良馬,他推辭說:“朕獨乘良馬,難道想逃跑嗎!”周人聞之,感奮不已。
宇文邕本人英武,多次欲自率精兵進薄我軍,均礙塹而止。自旦時到申時,雙方相持不決。兩國兵士,隔著巨塹喝罵挑戰。
看到周軍如此勢盛,我們的皇帝開始生出怯意。他焦躁不安,問一直做軍中最高指揮的高阿那肱:
“我們是開戰呢,還是不戰?”
高阿那肱畢竟是從前跟隨我二叔文宣帝高洋作戰多次的老將,半出膽怯,半出謹慎,說:“我們北齊兵數雖多,能戰者不過十萬,病傷及繞城砍柴汲水者,又三分居一。昔日神武帝大軍攻玉璧,敵人援軍一來即退。今日將士,豈勝神武帝之時!不如勿戰,退守高梁橋。”
不料,花白頭髮的胖子胡人安吐根卻在一旁大言:“如此一撮許賊,看我馬上刺取,擲向汾水中!皇帝御駕親征,如何不戰!”
皇帝猶豫未決。
他身邊那些平時舞刀弄劍、吹拉彈唱的內侍、佞臣們紛紛表示:“周國天子在,我們大齊天子也在。周國天子尚能從長安遠來,我們大齊天子怎能挖壕守塹示弱!”
更要命的是,馮小憐身騎一匹桃紅馬,也在一旁牽皇帝衣袖,要他主動出戰,擊敗周軍。
皇帝躍躍欲試。他大呼定議:“決此一戰!”
於是,他下令軍隊填塹南引,與周軍對決。
如此安排,正落周帝算內。他一直找不到機會逾塹對戰。如今,我們齊軍自己填壕,正好給了周軍極好的進攻機會。
皇帝興高采烈,似乎忘記了這是真刀真槍的實戰,與馮淑妃並騎觀戰。
暴土揚塵過後,巨大而長繞的壕塹終於被我軍填平。雙方兵馬才合,在周軍重甲騎兵的衝擊下,我們齊軍東側步兵軍陣搖動,偏軍小卻。
見此情景,馮小憐大怖,惶然失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