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思的,原先他以為範無病只是個小孩子而已,可是看到對方的大量收藏後,頓時覺得對方是個有頭腦的孩子,可是第一次交易之後,確覺得不能用看待小孩子的眼光來衡量範無病,直到今日同範無病聊了這麼一陣子之後,他才發覺範無病的頭腦比起很多成年人來說,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自己還是小看了他了。
世界上真的是有天才這種東西啊!邱保華不由得暗自嘆息了一聲。
“怎麼可能有你說的那麼恐怖!?”邱保華將腦袋搖得如同撥浪鼓一般,“我們的公司雖然開在廣州,後臺可是港商!現在不是改革開放嗎,咱們這種兩頭都佔的公司最有前途了,如今在大陸招商引資是工作重點,咱們在廣州那邊可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動作不是鬧得太大,一般的事情,沒有人願意得罪咱們的。”
果然,範無病心道真是想什麼就來什麼,不過既然邱保華自稱是港商的後臺,那麼有些東西他就應該能搞到的,倒是可以好好地利用他一下,否則就是資源浪費了。
“真港商還是假港商?”範無病表示有所懷疑。
“真的,當然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了!”邱保華立刻高聲叫了起來,神情間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
範無病立刻拿話套住了邱保華,轉而問道,“如果是真的話,你們能弄到大批的電子錶、收音機和電子鐘嗎?”
邱保華的臉色頓時變得異常的尷尬,看著範無病良久無語,最後才苦笑道,“小兄弟不愧是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到了什麼東西最賺錢。不錯,這些電子產品在香港那邊相當便宜,只要能倒手過來,起碼是幾倍十幾倍的利潤,可惜,這個東西好弄到,大陸販賣權卻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搞到的。”
“大陸販賣權?”範無病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名詞,不由得感到有些好奇。
“不錯!就是大陸販賣權!”邱保華點頭應道,接著不無羨慕地說道,“你要是有了大陸販賣權,就是狗屎都能當作黃金來賣!”
居然還有這麼一說?範無病聽了邱保華的解釋之後,方才瞭解了其中的奧妙。
範無病只知道販賣電子產品是相當賺錢的,他依稀記得小的時候,有人藉著去南方的機會,弄過來不少的電子錶什麼的,轉手回來就是幾倍的利潤,而且是有多少就能賣出多少,看的令人相當眼熱,以中國內地的需求量,就是搞上成百萬上千萬只都不發愁銷路,因此就順口問了邱保華一句,探一探他們公司的能量,結果卻問出一個大陸販賣權來。
據邱保華所言,國家現在對這些過境小電子產品的限制相當嚴格,一般的公司根本就拿不到獲准在大陸銷售電子產品的代理權,也只有一些背景相當身後的公司才有這個機會。
“那些公司才能拿到這個大陸販賣權?”範無病有些好奇地問道。
“比如說香港榮家,小兄弟知道嗎?”邱保華這麼說,倒是有些刁難的意思,現在的小老百姓中,知道香港榮家的人,可真是鳳毛麟角。
從時間上推斷,多年後的中國首富榮智健,想來此時也就是剛剛去到香港發展而已,自一九七八年以後,雖然在政治上重煥光彩,但是榮家資產在大陸卻已分文不存。
此時已回到北京的榮智健無所事事,他對科研和政治均無興趣,於是南下香港成了最好的一個抉擇,在那裡,一群解放前逃亡在外的榮家子弟儘管不復祖輩的榮耀,卻也依然固守家業。
“當年他祖父在香港開辦了數家紡織廠,其中的股息和分紅三十多年一直未動,榮智健在父親的授意下一一結算,竟得一筆不菲的資金,這成了他闖蕩香江的資本。世家子弟畢竟不比尋常,其起點自當高人一籌。”邱保華將其中的因緣娓娓道來,頗有說書人的氣質,然而言談之中自然免不了深深的嫉妒,“去年年底,他與兩個堂兄弟合股開辦了愛卡電子廠,總股本一百萬港幣,業務就是將香港的廉價電子錶、收音機、電子鐘等向大陸販賣,這個大陸販賣權真是一個難以想象的特權啊!”
範無病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人跟人是沒法比的。
“所以,咱們平頭百姓想要起家,就得拿出點兒破釜沉舟的魄力來!”邱保華趁機又鼓動起來,“先前說的那事兒,小兄弟你可要把握住機會哦!”
怎麼可能不知道邱保華打的如意算盤?範無病嘿嘿地笑了笑,象一隻老狐狸一般不置可否地回答道,“這個事情嘛,卻也不是沒有商量的餘地。”
第三十一章 做或者不做
雖然重生以來,範無病就一門心思地想要找發財的路子,可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