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又何必為尼西亞這種地方回頭止步?阿布林,在穿過草原時,突厥人的帳篷是車輪;在穿過荒漠時,突厥人的帳篷是駱駝;現在,我們要穿過這片海洋,突厥人的帳篷,就是船隻,就是風帆和甲板——傳達我的命令,所有人乘坐船隻,變騎兵為水手,去襲擊希臘人在聖海當中的富饒島嶼,希俄斯島、萊斯波斯島,甚至登上加利波利、君士坦丁堡,燒殺劫掠,無所不為。”
說完,扎哈斯哈哈笑起來,他從席座上起身,接過了一名奴兵遞過來的弓箭與箭囊,慢慢走到了斷崖邊的臺地上,看著下面蔚藍的聖海(即泛指愛琴海和君士坦丁堡四周的海域),其實聖海原名叫做拱門之海,後來因為發音和“聖”相似,便以訛傳訛,但在所有人的心中,這片海域自然是神聖無比,誰能佔有它姣美的容顏,誰就能稱霸陸地和海洋。而對於尼西亞的埃米爾來說,這片海他是非常非常熟悉的,他早年曾被拜占庭羅馬人俘虜過,後來還擔當過羅馬帝國下的傭兵將領,後來因為他站在了阿萊克修斯政敵的一邊,才在其登上皇位後被清算,又從君士坦丁堡逃出,但是經過這些年,他對拜占庭宮闈內鬥,和軍隊的弱點簡直是瞭如指掌——拜占庭羅馬帝國的艦隊精華,原本都集中在小亞的奇乞里亞,隨著整個小亞的喪失,這支艦隊也灰飛煙滅了,所以阿萊克修斯而今手中根本沒有什麼強力足夠的戰船,先前面對諾曼人的海上入侵,也只能靠著威尼斯和阿馬爾菲這兩個海洋共和國的幫襯——那麼,扎哈斯自己使用船隊來襲擾君士坦丁堡,簡直是再完美不過的了,恰好是砸在了這位皇帝的“軟肋”之上。
想到此,扎哈斯從箭囊裡抽出根箭來,呼嘯著射向了那波濤翻滾的大海,“此次突厥勇士的箭,要牢牢釘在君士坦丁堡的金門之上!”
第53章 挺進普魯薩
接著,扎哈斯把弓放下,豪情地繼續大笑起來,“來人,再給我備一份用諾曼語寫的書信,我的盟友這時候也應該要動手了!”
雖然扎哈斯下定了侵擾拜占庭海域島嶼的決心,但喬治典廄長往尼西亞挺進的決定也絲毫沒有改變,兩支軍隊就像互相背離的粗大箭頭,在小亞細亞各行其道。
在前進普魯薩城前,羅姆蘇丹吉利基。阿爾斯蘭,遵守了當初約定,帶著整整七千名突厥士兵,自科尼雅城周邊的肥沃呂底亞平原,穿過了綿長荒蕪的奧哈斯峽谷,來到了典廄長的營地前,表示願意追隨作戰,而後他還對喬治表示,自己同時派出了另外四千名士兵,前去幫助皇帝本人,先滅佩徹涅格人,再滅諾曼匪幫。
羅姆蘇丹的援軍(雖然是另外股突厥人)的到來,讓整個營地歡騰起來,拜占庭羅馬帝國並不看重什麼人種和部落,反正國家的權柄是操控在希臘化貴族的手中,其他的異族蠻子都是來打工的,只要能出力就能領取軍餉。
“因為在阿拜多斯攻取了一座塔樓,後來在草甸之戰裡護衛了戰旗的功勳,在此拔擢斯蒂芬。高文為紅手分隊的軍旗官,掌握指揮一個列的步兵。”營地前,法羅夫當著所有分隊戰士的面,下達了這項委任書,上面不但有他的印章,還有皇家典廄長的筆墨簽名。
接著,法羅夫提醒接過委任書的高文,“很多人在擔任‘軍旗官列長’的時候就停滯了腳步,有的因為魯莽而戰死了,有的無所建樹而湮沒無聞,這個指揮三十名士兵的職務,是所有榮耀的起點,也可能是災難的終點,好好施展你的才華,看看是不是塊真能經受鍛造的好鐵。”
浩浩蕩蕩的,面向普魯薩城的行軍隊伍當中,高文騎在了薩賓娜的背上,監察指揮著自己所屬的第六列行進。他將在草甸之戰裡被殺死的那名突厥奴兵的鎧甲,贈送給了埃裡克森,並且配給他一把鋒利的單刃軍刀,讓他在自己旁邊擔任執旗的任務。
按照拜占庭的軍制,一個三百人的分隊,最多可以分為二十四列,若是騎兵的話則一般分為四列,每列都配備一名基層的“軍旗官”擔任指揮。後來在馬其頓皇朝的利奧六世規定下,一個步兵分隊採取了相對中庸的方法,分為八列作戰,每列三十人,剩下的六十名最有戰鬥力的老兵,分給分隊指揮官擔任預備的“旗下兵”。另外,以利奧六世的觀點來看,步兵分隊必須是依靠那六十名“旗下兵”擔當與敵人刀刃相交的突擊任務,而其餘八列說白了就是炮灰,排著密集陣型,互相抱團阻滯敵人用的;而騎兵分隊,排成四列,在戰場上也要同時連續對敵人進行突擊,利奧之所以所以強調“分列”的重要性,也就意味著對於這個時代的羅馬人來說,大部分人已經喪失了與蠻族和異教徒正面用刀刃交戰的勇氣,只能依靠一列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