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部分(第3/4 頁)
就意味著羅馬城教廷根本沒有對義大利、達爾馬提亞、匈牙利、阿拉貢等所有地區的法理權,偽造的罪行是十分嚴重的。而這些地區的權力,明明白白地該收歸到君士坦丁大帝的繼承者,偉大的羅馬巴塞琉斯和羅馬所有公民所有!”
伯爾納幾乎要吐血,他帶著所有公教會的代表列隊憤而退場,表示抗議。
第97章 微不足道的貢獻
臨行前伯爾納回頭,看著金碧輝煌的穹頂壁畫和細長的石柱間,巴塞琉斯和巴塞麗薩在信徒、僧侶、軍人的擁戴聲裡兩兩擁抱,似乎在慶祝一個新時代的誕生,他倆身後的那所房間裡,三臺印刷機還在不斷嗡嗡嗡運作著,以後聖經就像是織布機上織出的布那般,深入到所有平信徒的生活當中。
“世界要倒轉了,權力將憑藉著魔鬼的力量,重新被送回到骯髒、平凡無奇、渾渾噩噩的平信徒的手中。我覺得這個世界,早晚會散發出無數的萌芽,魔鬼的萌芽,從海洋到陸地,從高嶺到平野。”伯爾納不由得感慨著,接著這位年輕的神職人員扭過頭來,“但聖彼得的信徒不會沉淪,只要有我在,聖安吉羅殿堂的立柱便不會坍塌。暴君夫妻,我會和你死戰到底。”
既然伯爾納等教廷代表以退場告終,高文便直接宣佈他關於宗教改革的敕令:
將正教會新儀派、自新會托缽僧、洞窟修士會等忠於新皇室的教士組織合併,建立“聖保羅帝國神聖自新正教會”的統一機構,簡稱為“新國教會”。
於帝國政府內建立新的機構“教務院”,管理新國教會的庶務,其最高職務為帝國總司缽,品階等同於最高等的紫衣貴族,並且有資格參與內宮御前樞密會議;
此外教務院的總司缽不但可以管理新國教會,亦可管理帝國內公教會、正教舊儀派、新月教、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保羅派、鮑格米勒派等重大事務,這些教會可以在規定框架內獨立,但重大事務依舊要提交教務院裁決,此外這些教會每年都要派遣代表,前來皇都聆聽聖諭,從而更好為帝國服務;
君士坦丁堡大牧首職務繼續保留,但其產生不再是正教會的權力,而是由皇帝和國教會樞機們共同商議敲定人選,其職責是管理國教會的人事;
巴里教皇安塞姆的權位繼續保留,但其改名為“聖彼得義大利羅馬教區教皇”,這個有些不倫不類的名稱,實則是傳達了帝國的訊息羅馬所在的義大利再度淪為一個大的教區,其地位和其餘大教區是一樣的,再也沒有先前的超然地位;
皇帝宣佈,帝國疆域內劃為君士坦丁堡教區、羅馬教區、兩西西里教區、達爾馬提亞教區、摩西亞教區、帖撒羅尼迦教區、以弗所教區、阿莫利烏姆教區、塞琉西亞。塔爾蘇斯教區、安納托利亞教區、特拉布宗。喬治亞教區、塞普勒斯教區、聖海教區、安條克教區、貝里圖斯(的黎波里)教區共十五個大教區,統一接受新國教會管轄,此外皇帝還特別提到,新國教會還增設基輔。加里奇教區、瓦拉幾亞教區、新尼西亞。耶倫教區、亞歷山大里亞教區(此區除去埃及,還包括努比亞和阿克蘇姆)四個特轄區皇帝在會上嚴厲聲稱,基輔的正教會牧首必須由君士坦丁堡產生,此後獨立地位被撤銷,與之相同的就是亞歷山大里亞,皇帝勒令當地科普特教會牧首即刻進京宣誓效忠,若是拒絕他將使用武力,將“遊蕩了數百年的可恥異端消滅掉,在此地恢復正統信仰”這即是高文向埃及宣戰的藉口;
教義上,高文對新國教會做了折衷調和,鮑格米勒派和保羅派享受自立地位,但不得參與任何宗教爭論,也不可在帝國內規定的公社群外宣教,但可向其他非帝國地區宣教(教廷:“mmp!”),新國教會認可聖像崇拜,其所有神職人員可以結婚生子可以繼承財產,但其所在教堂、修道院和會堂資產屬於公有,所得利益必須繳納“十一稅”,另外在此稅務外新國教會在和平時期還要再繳納十分之一的收入,用於建設當地的神學院學校、救濟所等,若是在戰時這筆稅金將用來為帝國承擔軍餉;
國教會的宗教儀式將嚴厲杜絕奢華的公教風和舊正教風,一切從簡,本著《欽定阿克蘇姆聖經》的原則行事,這個舉動開始深得帝國新貴階層的歡迎,他們主體是高文提拔起來的中下層官吏、發了戰爭財的軍人及和一大批帝國皇室承包商們,他們已認識到財富積累的重要性,不願意將其虛擲在無謂的“捐贈”和“善功”上,“節儉是耶穌的美德”、“迴歸信仰和聖經本身才能得救”是最新的口號;
境內的公教會、正教舊儀派和新月教皇帝寬宥了他們,但公教會教堂將統一歸巴里城管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