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1416年,琉球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北山。 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南山,建立統一的琉球王國,以首裡城成為王城,史稱“第一尚氏王朝”。根據琉球與明王朝的藩屬關係,琉球每一代國王都需要接受來自明王朝的冊封。
1350年(元朝至正十年),浦添按司察度取代英祖第六代世子,被推舉為中山王。察度王世子武寧王被佐敷按司尚巴志推翻,巴志自立為中山王。1416年巴志征服山北。1429年巴志又征服山南,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1430年(明朝宣德五年)明宣宗賜琉球王姓為尚氏。第七代國王尚德王相繼征服了喜界、慶良間、久米等島的按司勢力。
1400年—1550年期間,琉球王國的黃金時代,高度發達的商業,與中國、朝鮮、東南亞和日本進行貿易。
15世紀—16世紀,大量倭寇海盜騷擾琉球群島。 琉球國蒙受巨大損失,海上貿易受到阻礙。
1469年,琉球發生內亂,尚德王被殺,第一尚氏王朝滅亡。
1470年宮中的御鎖側官(管理財務的宮廷官員)金圓被群臣推舉為君,並於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嚮明朝報告“父喪”,1472年明朝使臣冊封金圓(已改名為尚圓)為王,史稱“第二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二代國王尚真王統治時期(1478年…1525年)為琉球的黃金時期,先後征服了八重山、與那國等島。至1522年(明朝嘉靖元年)尚真王平定與那國島“鬼虎之亂”後,琉球王國終於將勢力擴張到整個琉球列島,確定了北起喜界島、奄美大島,南至宮古、八重山群島的疆界,即琉球史書中所稱“三省並三十六島”。
日本置縣至今
1879年,清日就琉球問題開始談判,美國調停者提出把琉球群島分成三部分:接近日本方向的奄美大島為日本領土,琉球本島及其附近島嶼作為一個獨立的琉球王國存在,而在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為清國的領土。日本方面建議把琉球劃分成兩部分:琉球本島及其北方島嶼作為是日本的領土,而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為清國的領土(談判中沒有涉及釣魚臺群島歸屬)。 清政府和琉球國王不同意。
1882年駐天津領事竹添進一郎與清政府恢復談判琉球問題,但是沒有達成協議。琉球問題一直拖延至甲午戰爭。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作為戰敗國割讓臺灣、澎湖,在琉球問題上已無談判餘地。
1898年,日本強迫琉球人服兵役。
1901年,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去世。
1916年,全沖繩教師大會要求沖繩教師用汙辱的手段懲罰在學校說琉球語的學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進攻琉球本島,日本士兵強迫琉球人跳崖自殺,或乾脆被打死以減少山洞中缺少食物的壓力,又或因為說琉球語而被認為是間諜慘遭殺害。戰爭使琉球人口減少四分之一。
1945年—1972年,美國佔領時期,美國在琉球實行異化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美國佔領琉球的態度是認為該群島屬於美國非法侵佔的日本領土。
1947年4月,聯合國透過《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北緯29度以南的琉球群島和原屬於中國的釣魚臺群島交給美國託管。
1951年,美日在沒有中國代表參與的情況下籤定《美日舊金山和約》,把琉球群島連同釣魚臺群島的“施政權”轉給日本。
1972年5月15日至今,日本重新恢復對琉球群島的統治。
文化
在一些人看來,琉球國寶是類似中國琵琶的三絃琴,而日本國寶是日本刀。琉球國技空手道又稱“唐手”源於中國武術,而日本國技是相撲。琉球人喜歡在屋頂放置石獅子像,在交通要道的路口放置“石敢當”。飲食方面,琉球人喜歡喝一種名叫“泡盛”的白酒,吃油多的菜餚,吃豬蹄,很多人認為這些習俗都與日本有別。
交通
1945年美國進佔琉球群島時,將道路交通從左側通行改成右側通行,但沒有在佔領日本四大島時將其道路交通如此更改。1972年美國把琉球交還日本後,沖繩縣再度誕生,當地道路交通靠右行駛與日本他處靠左行駛相反。因為日本無意將靠左行駛改成靠右行駛(1970年代日本道路交通系統已經非常複雜,如此更改已經極度困難),但想要全國道路交通統一,所以,1978年7月30日星期日當地上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