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頁)
建中國國家社會黨。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國家社會黨於1938年得到國民政府承認後,參加國民政府的國民參政會,隨後又成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一個重要成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國家社會黨退出民盟並與民主憲政黨合併,於1946年8月15日在上海成立中國民主社會黨。這個以張君勵為主席的民社黨當然不會改宗易幟,仍然標榜奉行民主社會主義,即“民主主義的政治,社會主義的經濟”。民社黨反對國民黨###,同時反對暴力革命,要求共產黨停止軍事行動,幻想在中國建立一個超階級、超黨派的民選政府。國民黨於1946年冬召集“國民大會”之時,民社黨公然投懷送抱,參加“制憲”。於是,導致民社黨內爭和分裂,張東蓀退黨。民社黨在張君勵操縱下,積極參加改組政府,於1947年4月17日同青年黨、國民黨簽訂“新政府之施政方針”十二條,參加立法院、監察院、國民參政會、憲政實施促委會工作。1948年春,民社黨積極參加國民黨記的南京行憲國大(第一屆國民大會),吹捧國民黨蔣介石,並推出徐傅霖競選副總統,竟然成為國民黨領導集團御用工具。1949年冬,張君勵追隨國民黨
到了臺灣,將民社黨中央黨部移往臺北,外界稱之為國民黨辦的“黨外之黨”、“政治花瓶”、“廁所裡的花瓶”。民社黨1954年、1959年兩次分裂,雙方各自召開代表大會,成立中央黨部。1962年張君勵呼籲民社黨分裂雙方“團結”,旋即於1963年5月11日達成協議,結束分裂。1979年夏,臺灣國民黨當局的“國策顧問”、民社黨主席團主席蔣勻田利用出島訪問的機會到大陸,並於8月4日在北京會見了葉劍英委員長。8月8日,民社黨宣佈蔣勻田訪問大陸是“個人行動”,同民社黨無涉;8月16日,民社黨又宣佈開除蔣勻田黨籍,解除其主席團主席職務,宣稱他前往大陸的言行違反“###之基本國策”。從“蔣勻田事件”,足見仍然現身臺灣的民社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之墮落。
往昔羅隆基、蕭亁及“二張”張君勵、張東蓀等民主社會主義者,曾是那樣的熱衷於學習西方,崇尚“西方資產階級的文明,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提出過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但是,正如毛澤東所說,“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先生”對“學生”的侵略導致“西方資產階級的文明,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齊破了產。”
所謂的第三條道路在中國根本走不通!)
“劉省長,幸會幸會!鄙人就是張君勵。”一個學者模樣的老者走了進來,恭恭敬敬的行禮道。
劉雲也只好說道;“張主席,幸會幸會!”請張君勵坐下了。讓警衛員上了茶水。
劉雲故意揭他的傷疤道:“劉某孤陋寡聞的很,不知道張主席什麼時候來的臺灣?難道貴黨跟國民黨一起跑到了臺灣了嗎?”(張君勵本來的歷史是在1949年11月赴印度,1951年移居美國。1969年2月23日在舊金山病逝。)
“這個,這個,敝黨也是中國眾多民主政黨中一員。雖然和中國G產黨的具體一些政見不同,但是也主張民主,也主張社會主義,現在國家即將一統,敝黨也想同其他民主政黨一道,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出點綿薄之力。所以想透過劉省長轉問貴黨中央:不知道貴黨可否不計前嫌;與敝黨攜手並進共創新中國?”
劉雲明白了,原來這傢伙是下山摘桃子的。民社黨跟著國民黨跑到臺灣來,現在國民黨跨了,還有臉想和中G合作。留他在中國國內,將來也是個拖後腿的禍害。
“張主席和貴黨的民主主張,社會主義主張,和我們中G的社會主義主張還是相差很遠。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當然我會請示我們中央的。”
話已經說的很露骨了,劉雲見張君勵還想多說,煩躁起來,站起身道:“劉某瑣事纏身,還是請楊書記陪陪張主席。見諒!”
話不投機,多說無益。劉雲出了會客室。
“報告!張學Liang將軍攜夫人前來拜見司令。”警衛員趕上來道。
“是嗎?快請,快請!”劉雲急忙道,親自前往大門口迎接傳說中的張少帥。
張學Liang因為西安事變被老蔣深恨之,被騙去後一直秘密關押,解放戰爭後期,蔣丘時見大陸不保,百忙之中還不忘記把張轉移到臺灣關押。
張學Liang被關押的地方先是在臺北市,後來轉到臺灣省新竹縣五峰鄉的井上溫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