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嗅覺靈敏的魚販子知道了。
烏鱧俗稱烏魚,體呈烏黑色,由背至腹顏色逐漸變淺,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人們喜愛食用的補益身體的一種魚類。
烏魚為底棲肉食兇猛性魚類,平時喜生活在沿岸泥底水草叢生的淺水區,潛伏在水草中等待時機追捕食物,夜間有時在水的上層遊動。象如今蓮花水庫這樣,白天就成群結隊地徘徊在固定水域,是一種很少見的現象。榕樹村附近一些有著數十年經驗的老漁人在看過這樣的場景之後,都大為稱奇,但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只有岑佳華心裡清楚,這些烏魚肯定是因為‘聚靈陣’的原因而發生了變異,才會變得如此狂暴和極富攻擊性。這讓岑佳華心裡起了警覺,看來這個‘聚靈陣’並不是那麼的有用,在加快動物生長發育的同時,還是會帶來一些副作用。
看來,當初想利用‘聚靈陣’的作用在水庫裡面大舉發展魚類養殖業的想法還真的是有些過於想當然了。不過事到如今,已經不是後悔就能解決問題了,當然了,當務之急就是先把這些有些發狂的烏魚先抓起來才是正理。
這時候,岑佳華抱著‘豆豆’站在1號島上,看著小島周圍的水域密密麻麻地遊弋著數量眾多的烏魚。這些烏魚的數量比起前幾天的還要多了不少,一隻只就像荒野中餓了幾天的野狼,在伺機等待獵物的出現。
這些經過的‘聚靈陣’進行了催化的烏魚在保持了烏魚原有的兇惡本性之外,更是顯出一種詭異的氣息。
在岑佳華旁邊站著一個胖胖的中年人,他大約40多歲,腦袋中間已經變成了不毛之地,只剩下了周邊稀稀疏疏的幾根毛髮做遮掩而已。
這是田州縣城的一個水產批發商羅安,在聽說蓮花水庫這邊有大量的巨型烏魚出現,準備捕撈的時候,他就在前天親自開車來看了一下。看到確實是傳言不假,就立即和岑佳華定下了預購的口頭協議。
在小島的遠處,老陳帶著一群漢子划著竹筏,慢慢地圍著小島放下了巨大的拉網。這些拉網長接近百米,寬也有近10米,網底密密麻麻地繫著用鎢合金做成的長條墜子。這種拉網重量驚人,足足有數百斤,加上網眼很小,一般是用於池塘或者水庫清塘所用的。
老陳等到拉網圍好之後。開始在網子形成地圈子裡面投放一些帶著血腥氣息地飼料。
這些動物內臟製成地飼料一入水。淡淡地血水就在水庫清澈地水裡面擴散開來。遠遠近近地烏魚嗅覺很靈敏。餓了幾天地烏魚一聞到血腥氣息。就一窩蜂地向著投放飼料地地方湧去。
密密麻麻地烏魚群用很快地速度向著飼料衝過去。緊貼水面地背脊甚至劃開了一道道波紋。就如同是一艘艘快速前進地快艇。
只是轉眼之間。烏魚群就跨越了短短十數米地距離。圍繞著老陳丟下地飼料爭奪起來。一時間。水面上水花四濺。水裡面更是一片翻騰。一副兵荒馬亂地景象。
一直站在圍網外面地竹筏上關注著魚群動向地老陳看到浮游地烏魚群基本上都已經進入了圍網覆蓋地範圍。於是他手一揮。通知拉著拉網兩端繩索地竹筏上地漢子們開始收網。
兩邊地竹筏開始行動。帶著拉網上下兩根繩子地兩端都一起向著1號島進發。
因為投放飼料的地點很靠近1號島,外圍的拉網暫時還沒有驚擾到魚群,所以它們依舊在拼命爭搶食物,並沒有意識到災難即將臨頭。
隨著兩隻竹筏不約而同地靠上的岸邊,拉網和1號島的岸邊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圈子。圈子裡面就是還在忘我搶食的,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入了人類的算計之中。
在老陳同志的手勢的指揮下,四個漢子各自抓住兩根繩子的兩邊,有節奏地把拉網往岸上拉。這時候,拉網要很有技巧,才能使得網子圍成的圈子不出現漏洞,導致魚兒跑掉。
拴著漁網底部的繩子要拉得快一些,好讓底下的網子能儘快地聚合在一起,堵住魚兒逃跑的線路。但是,上面的繩子也是要注意配合,要不然漁網很容易就全部被拉進水裡,把水面附近的空間留給魚兒逃跑了。
就這樣,在一陣陣低沉的吆喝聲中,老陳指揮著大家把漁網漸漸地拉近了。
漁網已經在水底聚成了一團,在水面也已經佈置就緒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圈套形成了。
這時候,有一些機敏的烏魚開始覺得周圍似乎很不對勁,警覺了起來。
但是,這已經是太晚了!
發現情況不妙的烏魚出於本能,立刻就往水裡面鑽,卻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