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倒是變得有些溫順起來了。不過奇怪地是。即便是豆豆表現得很溫順。村子裡面地土狗看到豆豆卻都是夾著尾巴。沒有一條狗敢在豆豆麵前大聲叫喚。實在是令人稱奇。大概是豆豆身上與生俱來地高貴氣息震懾住了這些土狗。讓它們在豆豆麵前不敢造次吧。
就這樣,一人一狗就這樣溜溜達達地進了村子。早起的人們一看到岑佳華,都在不斷地和他打招呼,畢竟經過這幾個月以來的一連串動作,岑佳華已經成為了榕樹村的知名人物。
榕樹村的大部分人都開始認得了岑佳華的樣子,特別是他身邊的豆豆簡直就是一個活字招牌。絕大部分人和岑佳華打招呼到沒有是因為出於其他的目的,只是純粹的想把自己的善意向岑佳華傳達,即便個別懷有其他目的的人,表現也不會太過猴急,讓岑佳華感到不舒服。
岑佳華倒是很享受這種友好、輕鬆的問候,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能感受到在大都市裡面所沒有的單純和愜意。在榕樹村生活了幾個月,雖然經常因為莊園的建設忙得焦頭爛額,但是岑佳華卻從來沒有感到疲倦或是煩躁。
一切都是因為小山村閒散的生活氣息和淳樸的民風讓岑佳華在疲憊的時候能夠放鬆身心,然後重整旗鼓,繼續出發。岑佳華計劃著在莊園建設好之後,把老爺子接過來住上一段時間,調養一下身體。
這榕樹村靠著蓮花山這個巨大的森林寶庫,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氧吧,再加上沒有受到任何工業汙染,實在是一個很適宜老年人療養居住的地方。
來到粉店的門口,那裡已經開始有人在排隊在等捲筒粉了,大家都在談論著即將到來的秋收。岑佳華和相識的人點頭打過招呼之後,就默默地排在隊伍中間了,至於豆豆倒是安靜地蹲在門口的腳踏車旁邊。
由於捲筒粉的製作過程比較繁瑣,平均五分鐘才能做好一條,所以每天要想吃捲筒粉都要排隊才行。岑佳華站在人群之中,聽人們在談論今年的收成還有秋收之後的冬菜種植計劃,倒是蠻有意思的。
現在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們在秋收之後再也不會把田地撂荒到來年的春播,而是在大力發展冬菜種植。田州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的交界處,冬天的平均氣溫也有十幾度,日照也很充足,很適合發展冬菜種植。
在秋收結束之後,人們就開始翻地播種,爭取在蔬菜銷售的旺季—春節前後能夠成熟。一般人們種植的是四季豆、大白菜、辣椒、西紅柿,……等等各種適合在這個季節種植的蔬菜。
冬菜的價格一般要比平時的蔬菜高一些,再加上如今一些蔬菜的品種產量極高,一季下來,種植冬菜的收益甚至要比兩季的水稻還要掙錢。所以,冬天的農村,現在已經很少看到放荒的田地,大家種植冬菜的熱情非常高漲。
一旦秋收臨近,家家戶戶都忙了起來,有的在忙著購買種子、地膜和化肥等農資,有的就已經開始在自家的菜園子裡面培育辣椒苗等苗圃,就等著把地翻好之後就移栽。現在已經很少看到冬天農閒的時候,村頭巷尾隨處可見的麻將攤、撲克桌了,人們都投身在轟轟烈烈的冬菜運動,再不見聚眾賭博的惡習了。
這個時候,各級政府和農技部門也會派人下鄉指導農戶進行技術培訓,並且還會提供一些資訊、資訊給農戶。隨著農民意識的覺醒,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那種可以攤派種植的時代了,政府部門更多的是對農戶進行指導和產業引導。
以前岑佳華還住在城裡的時候,總以為農村的生活其實也很好,空氣清新、環境舒適,外加。
吃過捲筒粉,岑佳華看看時間還早,也就沒有急著買菜回去,就準備先到老陳那裡買點東西。
老陳家距離粉店不遠,岑佳華推著車子走幾步路就到了。走到門口,卻發現老陳在擺弄一個牛車架,旁邊的地上還放置著長柄鐮刀等勞動工具。
“哎,陳叔,你這是幹嘛呢?”岑佳華把腳踏車推到一邊,問老陳道。
“今天我們家裡收香蕉,正在做準備呢。”老陳聽見是岑佳華的聲音,也就沒有客套,頭也不回地回答。
“哦,收香蕉啊?我也跟著去,好不好?”一聽是收香蕉,還從來沒有有機會參加過收穫活動的岑佳華不禁有些心動,也想跟著去體驗一番。
“這個沒有問題,你跟著我們去就是了,反正很簡單,隨便學學就會了。”面對岑佳華的要求,老陳倒是一點別猶豫地就答應了,反正雙方關係很不錯,加上收香蕉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多一個人更好。
收拾好東西,一行人就拉著牛車架,帶著工具,興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