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在農忙時節,甚至可以輪班頂替,讓員工們有時間幫著家裡忙活。工資穩定再加上基本上不影響家裡地農活,因此現在在養殖場上班的幾個人成了榕樹村裡面村民爭相羨慕地物件。
葛亞洲來了之後,也是逐漸地把養殖場的業務熟悉餓起來,已經是能獨立地進行管理,畢竟技術含量並不是很高嘛。只是在一些資金地調配上,他還是需要向岑佳華請示,自主權還
鄭海。
“華少,倉庫裡面的玉米剩下的不多了,得趕緊買點回來。”對於岑佳華的稱呼,葛亞洲也是有些彆扭,最後思來想去,也只好叫岑佳華做華少了。有點紈絝的感覺,也很惡俗,但是岑佳華勉為其難就接受了
“你聯絡一下縣城的幾個糧食批發商,問問看他們那裡的存貨如何,然後去縣城看看,價格合適的話就買回來。”一提起玉米的庫存,岑佳華就有些頭疼,隨著養殖場的規模是越發擴大,每天需要的玉米就越多。
然而田州這裡並不是玉米的主產區,農戶們很少種植玉米,大部分的玉米都要和那些二道販子打交道。
現在青黃不接,正是玉米供應緊張的時候,每一次在縣城的幾家糧食批發商收刮,都是寥寥無幾。倉庫裡面的庫存經常是在警戒線之下,有時候岑佳華不得不購買水稻來頂替。
不過現在這些有些繁瑣的事情倒是可以丟給葛亞洲去做,他除了稍微的過於謹慎之外,其他的搜還好,是一個幹實事的可靠人。即便是有一些他自己不能決定的事情,電話請示一下就好了。
打發了葛亞洲去縣城,再搞定了幾件關於養殖場的雜事,岑佳華算是結束了自己工作,開始了幸福的休閒生活。
在一群群遊客的感染下,最近岑佳華開始學習釣魚,每天都要扛著釣竿,划著小船找一塊安靜的角落垂釣。每天的收穫基本上是沒有,只不過心情卻依舊是很好。
岑佳華在意的是釣魚的過程,並不在於收穫的本身。他每天都是灌上一壺開水,然後就瓶瓶罐罐外加大包的零食就出發了,一直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才上岸,至於收穫還真的不是很多。
想想也是啊,半躺在懶人椅之上,吹著溫煦的春風,外加上清茶和零嘴的享受,估計是不會有多少人是能想起要釣魚吧?即便是把魚鉤丟進了水裡,但是在半睡半醒之間,往往是等到魚兒已經是把誘餌吃光了之後,岑佳華才想起來提起看看。
在這種情況之下,能釣到魚那才真的是怪事呢。
現在水庫裡面的魚兒長得飛快,有些草魚都已經接近了2斤,不過相比一些飼料餵養的水域,其實並不是太過離譜。岑佳華就想著再過幾年,水庫裡面能出現一些巨大的魚類,幾十斤左右的,那樣的話,水庫的垂釣魅力就會更加大了。
畢竟對於一些垂釣高手來說,越是自然的水域和越大的獵物,更能證明自己垂釣的技術。岑佳華就是想讓水庫的魚類在儘量接近自然的環境之下成長,成為垂釣高手們認同的垂釣地點。
岑佳華都有點感覺自己最近是越來越向著懶人的方向靠近,好像是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整天就想著享受、享受再享受!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沒有騙人,在這種安逸的生活之中,還真的是很消磨人的意志。
看著岑佳華每天悠閒的泛舟湖上,一些週末經常來到水庫垂釣的遊客很是羨慕,紛紛提出希望岑佳華能夠添置更多的小船,讓他們也能夠享受一番盪舟山水之間的美妙滋味。
對於這些請求,岑佳華還真的是很忠實,目前已經是開始在船廠訂購了十幾艘的小船,不日就會交付使用。當然了,新訂購的小船和自己的小船自然是不能相比,無論是在用料的考究還是尺寸之上,都是遠遠遜色的。
不過作為一般的水庫用船,只要堅固結實並且擁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就算是很好了,岑佳華也不指望這些小船能派得上多大的用場。增加了小船,莊園就多了一個新的專案,可以讓遊客多了一種選擇。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有了小船,莊園還得配套上救生衣,對於租船的遊客也要作出一定的規定和限制才行,否則一段發生了意外,那還真的是很惱火的事情。不過這些事情倒也不麻煩,只要在網上搜尋一些相關景區的措施和規定,再結合水庫的實際情況,岑佳華就作出了一個比較規範的遊客須知,已經開始在碼頭邊上公佈出來了。
莊園的一切就如同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在不斷洗學習之中不斷摸索,然後再逐漸完善起來。當然了,若是以傳統的眼光來看待岑佳華,其實他這種懶散的風格確實是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