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好的,德蘭修女。”黑髮年輕人微笑著,用安靜低沉的嗓音說,“我們到禮堂去。”
……
主啊,讓他們永遠安息,
讓永恆的光照耀他們。
啊,上帝,在錫安你會受到讚頌,
在耶路撒冷你會受到尊崇。
傾聽我的祈禱吧。
所有的人將來到你的面前。
主啊,讓離去的人永遠安息,
讓永恆的光照耀他們。
主,賜予憐憫。
基督,賜予憐憫。
主,賜予憐憫。
在震怒之日
世界將化為灰燼,
大衛和西比曾這樣預言。
當審判之日來臨,
對一切嚴格地衡量,
世界會怎樣顫慄。
號角把可畏的聲音
傳揚到大地上所有的墳墓,
把全部靈魂召喚到寶座面前。
當人類站在審判者面前,
坦白自己的行為,
死神和人性會不勝驚愕。
《安魂彌撒曲》,創作於1873…1874年,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手下創作的最著名的聖樂,採用傳統彌撒的體裁和詞句,歌詞選自葬禮彌撒祈禱文,具有催人淚下的巨大感染力,作者,不詳。
莊嚴肅穆的禮堂之內,緩慢悲傷的聖樂被人們緩緩吟唱,月光透過頭頂的天窗傾灑而入,地面被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銀霜,而它們則成為了禮堂之中唯一的自然光源……上百號人半夜從床上被叫醒,在修女們的監督下他們毫無怨言地穿上了他們的唱經袍來到這裡,他們手持燭臺,面容肅穆……完全統一的著裝打扮之中,月色之下,任何一個人都變得十分地不起眼起來。
羅修站在人群之中,手中的燭臺的火光照耀在他那張精緻的臉上,當他仰起頭的時候,他能輕而易舉地看見站在禮堂的最前方,身穿紅衣主教華美服飾的高大男人那性感的薄唇一張一合帶領著禮堂裡所有的人一塊兒合唱著這首悲傷的歌曲——
烏茲羅克的手中也舉著一個燭臺,那並不是羅修之前在他辦公室看到的那個,此時此刻,男人微微地皺著眉,帶領著所有人歌唱著神聖的歌曲安撫著逝去的亡靈……周圍的人們低聲地跟隨者他吟唱著,就好像是他們真的曾經在為今夜這名失去了頭顱同時也失去了生命的男人感到一絲一毫的悲傷似的。
燭光之中,男人那血紅的瞳眸異常明亮刺眼。
羅修安安靜靜地站在那裡,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推移,他看向站在臺上的男人的目光也跟著變得越發地深沉,聽著身邊的克萊克和愛下國際象棋的老頭一字一句熟練又認真地跟著臺上的男人唱完最後一個音節,禮堂之內終於安靜下來——
準確地說,那應該是如同死一般的寂靜。
相比起一場莊嚴的送葬禮,羅修反而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場必須在深夜完成的邪惡的惡魔儀式。
眼前的一切都顯得那麼滑稽可笑。
然而儘管如此,羅修卻沒有做出任何叛逆的舉動——來到浮屠羅門的第一天,這個年輕人已經學會了“來到一個地方,就要遵守一個地方的遊戲規則”這樣的規律,他試圖過依舊任性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而事實證明他的堅持只不過是無謂的犧牲而已。
於是,當週圍所有的人高舉燭臺,歌頌者上帝的時候,羅修也面無表情地跟著舉起自己的手;當週圍所有的人將時燭臺放下,平舉於自己的胸口時,羅修麻木著臉,也將那即將燃燒殆盡的燭臺移到同樣的位置,任由那在越發冰冷的禮堂之中,帶來絲絲溫暖的火光照耀在自己尖細的下顎之上……
“——塵歸塵,土歸土,讓往生者安寧,讓在世者重獲解脫。”
“塵歸塵,土歸土,讓往生者安寧,讓在世者重獲解脫。”羅修聲調無起伏地跟著身邊的人重複著,從始至終,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站在最高處的那個高大英俊的男人。
而倫德爾的屍體就放在烏茲羅克腳邊的那副棺材裡。
他的腦袋和他的身體重新被放置在了一起,只不過,那彷彿源源不斷的鮮紅色液體幾乎沾染髒了他身下整個白色的綢布,而周圍的人就好像沒有看見這詭異的景象似的,他們舉著燭臺,安靜無聲地排著隊,一個個來到倫德爾的棺材旁邊,然後彎下腰,將自己手中的白花放置在棺材中的男人那彷彿睡著了的遺體旁邊。
“你們可以跟倫德爾說一些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