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1/4 頁)
朝廷原來地萊蕪監地冶煉工匠和採礦工人盡數被義軍俘虜。盧俊義給他們開出了兩倍於朝廷地薪水。挽留了大部分地工匠。同時金錢豹子湯隆帶著他地冶煉司也從梁山搬遷到萊蕪。凌振帶著他地火炮司也搬遷了過來。
盧俊義命孫立帶領二團的兵力橫掃這片叫做沂蒙山區的地域,這裡大大小小的山賊有上百窩,淨被剿匪專家孫立給剿除了,得金銀五十萬貫和糧食三十萬石,將近三萬多俘虜是免費的礦工。同時又從方臘和朝廷對峙的前線招募了上萬流民,獨龍堡那邊已經基本完成了築城,李雲和陶宗旺帶著他們的建設部趕赴萊蕪鑄就鋼城,那些俘虜也一併帶來。
築城的程式還是先要塞後大城,因為萊蕪的西北邊三四百里就是青州,盧俊義不敢大意,先全力鑄就了要塞,才開始一邊採礦,一邊冶煉,再一邊築造大城。
採礦自不待言,有了火藥後,就炸開挖掘。
冶煉鐵礦石方面,盧俊義驚異地現這北宋末年已經出現焦炭了。萊蕪監這邊有記載“煤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再鑿而入爐曰礁,可五日不滅火,煎礦煮石,殊為省力”。而且萊蕪監這邊也出現了一種可以移動的煉爐叫做行爐,其側面出現了梯形木風箱來鼓風。
他們先將煤炭煉成焦炭,然後將鐵鐵礦石、焦炭、石灰石按一定比例分配成爐料,從爐頂進料口分批加入爐內,同時把預熱過的空氣從爐腹底部的進風口鼓入爐內,因為熱的氣體由下上升,爐料由上下落,它們在爐內能夠充分接觸,使反應得以順利進行,同時又能使爐料逐步預熱,使熱能得以充分利用。在進風口附近,焦炭遇熱燃燒,跟從爐頂不斷裝入並逐步下降的鐵礦石接觸。在爐身中部,絕大部分鐵礦石跟焦炭接觸後慢慢地變成了純鐵。在冶煉過程中,混在鐵礦石裡的雜質也會被煉了出來,少量的雜質在高溫下熔合在鐵裡,成為生鐵。鐵礦石裡除了鐵的氧化物外,還含有難熔化的脈石,如果不把它們除去,就會影響生鐵的冶煉。加入的石灰石是作為溶劑,用來除去脈石的。因為石灰石在高溫下分解出的氧化鈣,能跟脈石裡的二氧化矽起反應而生成熔點較低的矽酸鈣,從礦石裡分離出來。
盧俊義已經將基本的化學知識教授給了裝備部的工匠們,再由他們教授給萊蕪監本來的工匠,他們有了豐富的經驗,再加上基本的化學知識,相信能夠將鋼鐵煉得更好。
鍊鋼時;先把沒有經過鍛打的熟鐵放到爐內;鼓風加熱兩分鐘後;用火鉗鉗住生鐵的一端斜放在爐口內;繼續鼓風;使爐內溫度不斷升高爐溫升到一定溫度時;斜擱在爐口內的生鐵的一端開始熔化;開始不斷地滴鐵水;這時鍊鋼工人便用大鐵鉗鉗住生鐵在爐外的一端;左右移動;使鐵水均勻地淋到熟鐵上時;不停地翻動熟鐵;使熟鐵各部分都能均勻地吸收鐵水淋完兩次後;便把熟鐵夾到鐵砧上鍛打去除雜質;就得到了需要的鋼坯;俗稱鋼團,再用鋼團打造想要的兵器。
鑄造火炮則是以鐵為模,先將鐵模的每瓣內側刷上兩層漿液。第一層漿液是用細稻殼灰和細沙泥製成的;第二層漿液是用上等極細窯煤調水製成的。然後,兩瓣相合,用鐵箍箍緊、烘熱,節節相續,最後澆鑄金屬熔液。待澆足熔液,冷卻成型以後,即刻按模瓣次序剝去鐵模,如剝掉筍殼一樣,逐漸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內的泥胚胎,膛內自然學滑。
鑄造火炮的事情則有凌振專管,打造傳統兵器盔甲的則有湯隆負責,盧俊義則在盤算製造步槍。
………【第一百一六章 呼延搬兵】………
呼延灼騎著那匹踢雪烏騅馬,一路避著梁山義軍,繞路前去青州。
呼延灼一直在琢磨著:“前去投奔慕容彥達,借了他的兵馬,平滅了梁山,再借著他妹子慕容貴妃的關係,消了前次敗兵之罪,沒準還能在官復原職的基礎上加官一級。”想到這裡,他消沉的心境晴朗了一些,離青州還有幾十裡地,精神就鬆弛了一些。
見路旁一個酒店,呼延灼多喝了幾杯,第二天才現御賜的踢雪烏騅馬被桃花山賊人盜了。呼延灼很生納悶,便問酒家:“桃花山的賊人不是已經被青州兵馬總管霹靂火秦明和清風寨知寨小李廣花榮給剿滅了嗎?怎得還有?”
那酒家叫苦不迭道:“那群賊人是被趕跑了,可是他們又回來了,而且聲勢更大,危害更烈,現在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都是他們的地盤。”
呼延灼鬱悶不已,只得步行走到青州府,當晚找了一個客棧住下,第二天去拜見慕容彥達。慕容彥達還不知道他兵敗的訊息,驚問道:“聞知將軍收捕梁山泊草寇,如何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