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3/4 頁)
王浩聳聳肩。蠻不在乎地說道:“當不了就當不了,我無所謂。我連江湖都混膩了,正想回家種田呢。”
蔡景侯連忙道:“種田不著急,你雖然當不了將軍,但可以當師父。雷弘他們四個得了你的指點,不但傷勢將愈,等傷好之後,還能武功大進。只是你既然傳授了神功,何不連刀法也傳授了?你當不了將軍,給我教導處四個將軍來也好啊!”
王浩笑道:“你這是替他們四個求情來了?可你想過沒有,我若是收了他們四個當徒弟,就要盡到當師父的責任。可神功不是一天兩天,甚至是一年兩年能練成地,我不能常年留在這裡,他們也不能離開軍營,簡單地指點兩招,只能學個皮毛,到時候他們說是我的徒弟,豈不壞了大漠狂刀的名聲?”
蔡景侯道:“既然你不想再混跡江湖,想要歸隱田園,何不就在邊塞牧馬放羊?你既然被稱為大漠狂刀,正該留在這裡才對。留在這裡,既可以遂你的心願,又能就近教授徒弟,不正是兩全其美?”
王浩思量了一下說道:“蔡老將軍說的有理,不過這事我還要和家人商量一下,過幾日再答覆老將軍,如何?”
蔡景侯見王浩鬆口,大喜道:“當然可以,老夫就靜待佳音了!走,我們回去喝酒!”
王浩笑道:“算了吧,你再找來幾十個人輪番灌我,我就算喝不醉,也會肚脹,還是免了吧!”
兩人說說笑笑,迴轉軍營。剛到營門前,一個親兵飛奔而來,稟報道:“啟稟都督,皇上下了聖旨,天使已在帥帳等候,請都督速回!”
蔡景侯聽的一愣,若是皇上下旨對這次大戰地有功將士進行封賞,似乎不該這麼快。難道是因為公主的事?
心中疑惑的蔡景侯不敢怠慢,對王浩說道:“我去接聖旨,回頭再和你暢飲。告辭王浩抱拳相送,看著蔡景侯走遠了,才向自己的帳篷走去。可是王浩才回來沒一會兒,蔡景侯的親兵就急匆匆地找來,一見王浩就說到:“王大俠,都督請您過去,有大事商量。”
王浩吃了一驚,怎麼蔡景侯剛接了聖旨就有大事發生?難道是皇帝老兒搞出什麼事來了?王浩不敢怠慢,急忙站起來跟著那個親兵去見蔡景侯。
到了蔡景侯的帥帳,引路的親兵退到一邊,王浩單獨走進大帳。進了大帳一看,發現這裡除了蔡景侯之外,只有一個三十來歲地壯年太監,其他人則全都不見。
蔡景侯見王浩來了,立即招呼道:“王大俠,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皇上身邊的親信太監,姓秦。”
王浩漫不經心地拱拱手,說道:“原來是秦公公,蔡老將軍說的重要的事,莫非就和公公有關?”
秦公公是皇帝身邊的人,雖然不能說紅得發紫,但他經常在皇帝身邊,瞭解皇帝的一舉一動,所以朝中官員無不對其奉承有加。像王浩這樣不把他當回事的,他還真是頭一次見,臉色頓時就沉了下來。
蔡景侯雖然位高權重,但有時也得看這些太監的臉色,他見秦公公不高興了,急忙在中間轉圜道:“王大俠乃是世外高人,不知朝中的禮數,怠慢之處,還請秦公公不要見怪。王大俠身負驚天本領,乃天下少有地英雄人物,秦公公最喜結交英雄,正該好好結識一下。”
秦公公聽得出蔡景侯話中的勸誡之意,知道像王浩這樣的所謂高人的驚天本領是什麼,不就是取人性命的武功嗎?若是在別的地方,秦公公或許不在意,但現在兩人相距不到五步,若是真的惹怒了王浩,自己的小命堪憂。於是秦公公明智地接受了蔡景侯的好意,乾咳一聲直接進入正題,說道:“錦衣衛千戶王浩,跪接聖旨!”
一聽讓自己下跪,王浩就不耐煩了,說道:“要是封賞地聖旨,你就不用唸了。我正打算辭官回家呢,皇上再給我加官進爵我也不稀罕。”
這一下秦公公可忍不住了,對皇上不敬,就是大逆不道!但他不敢直接對王浩發火,而是質問蔡景侯道:“蔡老將軍,你可聽見他說地話了?如此大逆不道之徒,你還不將他拿下更待何時?”
對王浩的狂悖,蔡景侯早有領教,如果沒有真本事讓他服氣,就別想讓王浩對你客氣。這時見王浩竟然連聖旨都不接,也只能苦笑連連,勸說秦公公道:“公公不必動怒,王大俠地忠君愛國之心不容置疑,只是……只是……不善於表達而已。”
蔡景侯這話說的自己都不信,所以一邊說一邊向王浩使眼色,要他稍稍收斂一點。可是王浩頭一仰,開始研究帳篷頂那亂七八糟的花紋,似乎那裡有絕世佳作一般。
蔡景侯無奈,只好裝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