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1/4 頁)
任我行也知道向問天的為難之處,所以也不強求。只等船隻修好,就立即再次出海。可是就在船隻將要修好,馬上就要出海的時候,突然來了一隊錦衣衛來找王浩。
王浩對錦衣衛的到來,也奇怪的很,而且還一來就是六個,顯得很不尋常。若是傳信,似乎用不著這麼多人;若是來抓人,且不說王浩本身的武功,這裡還聚集了兩千江湖高手,他們六個人能起什麼作用?
六個錦衣衛中,領頭的是一個千戶,在級別上和王浩平級。但他見了王浩卻客氣的很,抱拳施禮的時候還彎下了腰,說道:“卑職於大同,見過王大俠!”
王浩見他用拜見上官的禮節來拜見自己,心中不禁有些忐忑,要不是事情很大,這個於大同豈會如此謙卑?連忙伸手攙扶,說道:“於大人太客氣了,王某可承受不起。不知於大人此來有何要事?”
於大同也不拐彎抹角,說道:“王大俠,此事重大,請屏退無關人等。”
王浩點點頭,向後揮了揮手。這個房間裡的其他人紛紛退了出去,連任盈盈三女都知趣地避開了。等其他人都走了之後,於大同帶來的五個錦衣衛也出了房門,在這間屋子周圍十丈範圍之外警戒。
見不可能有人聽到他們的談話了,於大同才說道:“王大俠,北邊出了大事,張副指揮使說,只有王大俠親自出手才能解決。不過這件事非常危險,王大俠如果不願接受任務,我們也不敢勉強。”
王浩看了看他,說道:“接不接受,我得聽過之後再決定,你先說說看。”
於大同說道:“是這樣的,就在前不久,馨予公主不知怎麼逃出了皇宮,懷疑是……和一個侍衛私奔了。這是皇家醜聞,所以儘量不要讓外人知道,張巡副指揮使用性命替你擔保,我們才決定告訴你。馨予公主出了皇宮之後,我們錦衣衛全力追查,最後在山西大同附近,發現了那個侍衛的屍體,公主卻不見了蹤影。不巧的是,關外的韃靼人剛好在那個時候進關打草谷,緊接著朝廷又收到韃靼人的通知,要求朝廷把關外建州的地盤讓給他們,不然就要把馨予公主……。結合我們查到了線索,相信韃靼人沒有撒謊,公主確實在他們手裡。”
王浩知道這時的建州,就是後來的滿洲,也就是東北地區。現在的建州還在明朝廷的統治下,那裡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如果讓韃靼人得到了那塊地方,必然實力大漲,這是朝廷萬萬不能允許的。
但是大明的公主落到了韃靼人的手裡,如果用她來做文章,肯定讓朝廷顏面大失。所以無論是哪種情況,朝廷都不願接受,必須採取別的辦法。
王浩一聽就明白了,問道:“你們的意思是,想讓我去把公主救回來?”
於大同沉聲道:“救回來當然好,不過難度太大。必要時,……可以滅口!”
王浩知道這不是講究慈悲人權的時候,將公主滅口,也是萬不得已的選擇。但王浩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冷然說道:“滅口只怕也不是好辦法,就算只是一具屍體,文章也一樣能做的很大,除非把公主的屍體也毀了。”
於大同神色絲毫不變,冷硬地說道:“那是當然!我們已經給你準備好了黑油,這種油燃燒起來非常厲害,連石頭都能燒化了。到時候你只需將黑油澆在公主身上,點上火,就沒人能證明那是公主了。”
聽了於大同的話,王浩感到一陣發冷。那可是公主,皇帝的女兒,這個傢伙竟然說毀屍滅跡就毀屍滅跡,一點都不含糊。雖說這是迫不得已,但也太冷血了吧?要是讓皇帝知道了,該怎麼看他?
想到這裡,王浩又想起一件很嚴重的事來。公主和人私奔,又落入敵手,還不知會遭遇什麼。這是皇家醜聞,想必皇帝肯定不願讓別人知道。那麼在解決了這件事之後,會對這些知情人怎麼處理?王浩可不想給朝廷當成犧牲品,要不要乾脆把於大同滅口?然後就說根本沒見過這個人。
但仔細一想,這事根本掩蓋不住。於大同來見他,這裡的人都知道,難道要把他們都滅口?顯然是行不通的,只能罷了。接著王浩又想到張巡,若沒有他的推薦,自己也沒有這些麻煩,難道這傢伙起了別的心思?
第二百六十章 出塞
王浩裝作不經意地問道:“這件事可不小,我怕是難以勝任啊!據我所知,張巡副指揮使手下也有高手,你們怎麼不請他出手?”
於大同說道:“張副指揮使在推薦王大俠的時候就說過,他手下的那個高手和您關係匪淺,配合默契。如果您同意出手,他那邊也會派出人來。”
王浩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