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頒佈和解釋,千頭萬緒,和要加上對付剛毅等清朝官員的糾纏督促。
整個京津地區,一片出征前的忙碌景象。
“要打仗了?”
“要打仗了!”
“打誰?”
“不知道。可是,我想,不管打誰,都是一打一準,咱準能贏!”
八天之內,慄雲龍等人才將一切軍政事務整理完畢,其實,他們更在等待的不是這個,而是德國人從青島運輸過來的汽油,柴油以及若干機器零部件的船隊。這時刻,才是慄雲龍最緊張的時刻,因為,有結果之前,很多事情都是有變數的。
十八章,誓師馬場
慄雲龍的軍隊整編行動從北京戰役之後,就逐步開始了,軍官名單的確定,主要師團主官的瞭解,才能,性格,威望,坦克團老兵和義和團戰士的平衡,都讓他大傷腦筋以至於好幾回,他都摔了帽子,擂了桌子,對政委大倒苦水,“這哪能是人乾的事情呀?簡直是服勞役。”政委笑嘻嘻地說:“那要不要把這苦差事兒讓給滿清政府玩去?”慄雲龍立即就嘆息著重新收拾帽子:“難能才可貴!這活兒不管你幹還是我幹,都不能給第三個人幹。”
在炎熱,營養不良,紛繁事務的干擾下,在剛毅等滿清官員的牽扯下,三個師團的整編,包括人員的調配,武器的分發,建制的完善,新軍部機關的組建,情報局的擴大,後勤部門的精簡,一一落到了實處,就連民軍的建設,也大見成效,十數萬的民軍得到了五萬支以上的步槍和相應的彈藥。組成北京區,天津區兩個臨時的行政轄區,分別建立警察機關,巡邏守衛部隊。維持社會經濟秩序,鎮壓街頭流氓的破壞可能。紫禁城等要害地點交給了剛毅等滿清官員來管理維護。袁世凱也急不可耐地在天津頻頻催促第一師的師長段大鵬。要求他將所有的天津軍政事務轉交給他。袁世凱的新軍一部分追隨他到了天津城郊區。
庚子年農曆八月十九日上午九點,陽光明媚,萬里無雲,熾烈的光芒將天津馬場輝映得一片金黃。中國新軍三個師團外加附屬部隊全部人馬都集中在這裡,接受了軍長政委等新軍高階將領和滿清朝廷代表的剛毅,袁世凱等官員的檢閱,同時,這裡還有一個特殊的客人,德國的凱特林公使,諾大的馬場中間,是整齊有序,威風凜凜的官兵佇列方陣,步兵,騎兵,炮兵,坦克兵,特種兵,醫護保障兵,後勤部隊,全部亮相,荷槍實彈,莊嚴肅穆。遠看過去,是一片灰色的凝固的海浪,近看,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行列,數萬人的廣場上,居然沒有一個人的聲音,只有五顏六色的旌旗獵獵,隨風舞蹈。時而,有不安份的戰馬仰望蒼穹,烈烈長嘯。
場外邊緣的一個野炮連十二門大炮對天鳴放各九響,立刻地動山搖,歡呼雷動。中國新軍在天津馬場誓師北征的大會正式開始了。
慄雲龍親自主持了會議,首先請剛毅出來講話,因為剛毅畢竟代表著滿清王朝,代表著皇帝和西太后的無上權力,是形式上中國的最高領袖的代言人。
剛毅有些受寵若驚,在五萬大軍的面前發表演講,對剛毅來說還是大姑娘上轎第一回,所以,儘管他竭力做出一副莊重威嚴,甚至牛皮哄哄的樣子,政委在旁邊還是看出了,他的步伐走得很不規則,呼吸急促,臉色蒼白,等他站在最前面高臺子上的時候,一步不穩,差一點兒滑倒。
不過,老於官場的剛毅迅速調整了氣勢,開始打著官腔宣讀西太后老佛爺和皇帝給全軍將士的嘉獎電報,以及向東北進軍討伐俄羅斯侵略者的上喻。他字正腔圓地讀完,連抹了兩把老汗時,才注意到,新軍將士居然沒有采用傳統的,正規的跪拜禮,也沒有山呼萬歲,這讓他很不滿意,很尷尬,回頭看著慄雲龍時,卻沒有得到任何反應資訊,甚至連歉意都沒有。
雖然中國新軍絕對多數還是維護太后老佛爺和皇帝的,可是,他們更信仰的確實慄雲龍。信仰坦克團的軍官。太后和皇帝是人中最尊貴者,可是,坦克團的軍官們卻被大家看成了活神仙。慄雲龍的話,沒有人反對,即使是對皇帝的禮節。
緊接著,政委出面講解北上征戰的原因,意義。號召官兵們英勇奮鬥,為國立功。他善於鼓動官兵的情緒,也深知官兵們的心理,所以,他的話把大會推向了高潮。
慄雲龍居中講話,主要從戰略戰術層面講戰爭的特點,一個核心是,怎樣取得新戰爭的勝利。他講得簡潔生動,條理分明,即使是剛毅和袁世凱都暗暗點頭,覺得他是個人才。
袁世凱很不開心地講了幾句。他最討厭的就是主將們或者高階軍官,在重大會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