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頁)
俄軍還有大軍二十四萬,中國軍隊只有十一萬多一點兒。如何才能迅速擊敗敵人,並且好能儲存實力南下幫助哈爾濱的列寧部隊將敵人徹底擊敗,真是個難以解決的大矛盾。
慄雲龍苦苦思索,政委苦苦思索,龍飛也苦苦思索,所有的中國軍官都在艱難險阻中試圖尋找一條光明的道路。
現在,對於敵人戈普里大將的部隊來說,坦克已經不再是秘密武器,他們知道了。怎樣才能將敵人擊敗呢?
這時,孫武提出了一個建議。偷襲敵軍司令部。
他的話一出口,就遭到了眾軍官的非議,大家以為,幾十萬敵軍面前,偷襲人家的司令部,不是笑話嗎?
可是,特種兵出身的孫武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最經濟的辦法就是高效率的襲擊戰術,而且是襲擊敵人的首腦中樞。如果作戰的目標是潰敵而不是殲滅敵人的話。
大家都很擔心,因為如果和敵人拼消耗,即使按照一比二,甚至一比三的規模,中國軍隊也將不堪設想。再說,前面還有一個庫羅巴特金大將的三十萬兵馬在哈爾濱城下等待著呢。
即使將敵人的戈普里大將和布羅熱傑大將的軍隊全部吃掉,戰爭的結果很可能也是失敗。白強,段大鵬,列寧人民軍一個師,六萬人馬,恐怕難以抵抗三十萬俄軍。
一百四四章,
休整三天以後,中國新軍部隊進行了嚴密地安排,將部隊各師團補充平衡,特別是撤消了俄國人民軍一師,暫時編制進各部隊,軍部的部隊也留下一個營,其餘全部充實第一線。就將目前還留在柳河鎮南渡口的一萬人孫武師團部隊,確定為獨立的作戰單位,其餘部隊,孫武,張德成,曹福田,徐竹四師團,各有兵力兩萬。
天氣更加炎熱,白天的行軍令人髮指,但是,為了爭取時間,減輕哈爾濱方面部隊的壓力,儘快結束松花江沿岸的戰鬥,新軍主力還是向東進軍了。
一排排的步兵,揹著步槍,斜掛子彈帶,炒乾麵袋,水葫蘆,揹包,負重在三十斤到四十斤,更多的在六十斤以上,馬車裝載著糧食,彈藥,不停地穿梭在隊伍的裡面,還有馬車拉著大炮氣喘噓噓地賓士,趕車的把式在車上搖搖欲墜地甩著鞭子,每一個排都有一匹馬駝著機槍,每個連隊有一個炊事班鍋碗瓢盆雜七雜八地走,縱隊從前到後,源源不斷,一直看不到頭兒。
士兵計程車氣尚好,遭遇了許多戰友傷亡的新軍官兵,才第一次見識到了戰爭的殘酷,不過,三天的部隊調整,思想政治工作做下來,大家很快就恢復了理智。
沒有人說話,大家腦袋上冒著汗,也顧不上擦,部隊的行軍速度極快,許多人因為跟不上,只能小步子奔跑。
每一個營都有專門的文藝兵,有男也有女,將編排的歌曲盡情地表演給大家,節目很簡短精悍,鼓舞士氣的那種,其中有很多是老坦克兵帶來的人民解放軍的東西。
“東進!東進!一直向前進!打垮了俄國侵略者,建立我們民族的功勳。。。。。。”
當文藝兵演唱的時候,士兵們當然也不時瞅一瞅,特別是那些女兵們,她們英俊的姿態,不斷刺激著官兵們的情緒。一個小兵想要停下來歇息,給一個老兵在肩膀上擂了一拳。
“老哥,你打我幹嗎?”瘦弱的新兵本能地責問。
“別在女人跟前丟咱大老爺兒們的臉兒!”老兵握緊拳頭。
“對!”新兵一咬牙,唰,竄到前面去了。
騎兵部隊分配到了各師團,因為太大規模的騎兵在實戰中的指揮過於困難,和步兵的協調難以兼顧。在狹窄的道路邊緣,騎兵有意走在草叢上,踐踏出更寬的道路。腰間插著馬刀,雙手抓緊馬韁,雙腿蹲成馬步,半葡伏在馬鞍上的騎兵有些得意忘形和囂張,讓那些步兵眼紅,也讓文藝的女兵們不時地關注。
實力最為完整的張德成師團在第一梯隊,分成四條道路前進,有一路不得不在雜亂的荒野中開闢道路前進。
“鐵路,公路,我們只要有點兒時間,就必須儘快修築。”慄雲龍帶著軍部不小的機關前進,看著部隊的進展,想到穿越前的交通情景,不禁搖頭:“太慢了。”
“是啊,我們的部隊還是一支古代化,原始的部隊,裝備的落後,交通的限制,最最需要的機動性難以保證啊。”政委也感慨。
在俄軍潰敗的道路上,中國軍隊整齊有序地行進,不時有人能夠收拾到一些俄兵的遺棄之物,有槍支,有半死的戰馬。
萬里無雲,陽光曬在臉上有如烙熨,身上早就是溼潤一片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