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任副政治委員。中革軍委決定將兩軍合成一個戰略單位,成立總指揮部,由賀龍、任弼時、關嚮應統一指揮兩軍的軍事行動。
10月28日 為響應中央紅軍長征和開闢新的根據地,紅二、六軍團從南腰界出發,進入湖南,展開了湘西攻勢。
11月25日至30日 中央紅軍在全州以南湘江東岸與敵兵浴血奮戰。
虹橋門戶網。
第10節:第三章:翻越老山界(1)
27日 紅軍先頭部隊紅二師、紅四師各一部從興安、全州之間,渡過了湘江,並且控制了界首到覺山鋪之間的渡河點。湘桂兩省敵軍分路向紅軍猛撲,試圖奪回渡河點,尾追而來的敵軍也與紅軍後衛部隊展開激戰。
29日 紅三軍團渡過湘江,在界首阻擊敵人,掩護中央縱隊渡江。
30日 中央縱隊渡過湘江。紅軍經過英勇奮戰,突破了湘桂敵軍設定的第四道封鎖線,但是紅軍損失重大,減員至三萬多人。
第三章
翻越老山界
“春春,早上沒買到排骨,做不了你愛吃的紅燒排骨了,咱們中午來個辣椒炒肉,再多炒幾個青菜吧。”媽媽剛從菜場回來。
“春春,你媽想把全家都培養成素食主義者呢!”爸爸一邊看報紙一邊開玩笑。
“隨便,你們看著辦吧,咱們的飲食已經比紅軍長征的時候奢侈很多了!”我一大早就在看陸定一寫的紅軍過老山界的故事,長征像是一個很大的謎,這個謎裡有很多我不瞭解的故事,大的謎裡又有很多小謎,讓我對長征的前前後後有了濃厚的興趣。
陸定一對紅軍翻越老山界的情況是這樣描述的:“聽說要爬一個三十里高的瑤山,地圖上叫越城嶺,土名叫老山界。下午才開始走,沿著山溝向上,前面不知為什麼走不動,等了好久才走了幾步,又要停下來等。隊伍擠得緊緊的,站得倦了,就在路旁坐了下來,等前面發起喊來了‘走走走!’於是站起來再走。滿望可以多走一段,但不大幾步,又要停下來,天色晚了,許多人煩得罵起來、叫起來。”
原來,中央紅軍渡過湘江以後,要越過廣西北部老山界一帶。這一帶山路崎嶇,道路狹窄,部隊行動非常困難。陸定一所在的部隊在半夜走到一個只有二尺寬的峭壁上,突然上面下命令了,讓就地休息,大家都很擔心,晚上睡覺一不小心,那不是都掉到懸崖下面去了嗎?
“半夜裡,忽然醒來,才覺得寒氣凜冽,砭人肌骨,渾身打冷戰,把毯子卷得更緊些,把身子蜷曲起來,還是睡不著。”
陸定一在《翻越老山界》中還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們在爬山的時候,在拐彎處發現一處房子,於是進去歇一下。原來是一戶瑤民,只有母女二人,本來看到有紅軍來很害怕,但是聽到紅軍談到共產黨的政策,談到苛捐雜稅和廣西軍閥對瑤民的殘害,竟然忍不住哭了起來。她們感慨,“要是紅軍早些來就好了,我們就不會吃這樣的苦了。”女主人拿出家中僅有的一點米,放在房子中間木頭架起的一個簡易的灶上煮粥,也不肯要紅軍的錢。一個同志帶了一袋米夠三天的糧食,雖然部隊的糧食缺乏,還是把整袋米都送給了瑤民一家。
我開啟電腦,進入長征論壇,點開“長征故事”的選單,上面也有不少關於紅軍過老山界的資料。這裡有一篇《老山界的艱難行軍》:
“爬老山界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老山界號稱‘上山30裡,下山15裡’,山路狹窄得戰士們只能一個接一個地單排走。遇到危險的峭壁,有不少馬和騾子都從懸崖上面摔下去了,許多傷員只得下擔架讓人揹著或者扶著走。
湘江大戰後,隊伍裡多了很多傷員。經過雷公巖的時候,不管多重的傷員都得從擔架上下來。雷公巖非常陡峭,和地面接近90度角,傷員沒有辦法坐上擔架去,很多馬摔斷了腿在懸崖下呻吟。有的傷員被人一個個推上去,有的被人用繩子拉上去。
正在瀏覽網頁,爸爸進來了:“兒子,吃午飯了,一上午在屋裡折騰什麼呢?”
“我想查些紅軍長征的資料,多瞭解一些歷史知識。”
“哦,這是好事啊,老爸舉雙手支援。年輕人應該瞭解歷史,尤其是長征這樣有著重要意義的史實,不過,瞭解歷史也不一定只在故紙堆裡翻和瀏覽網路哦。”
“呵呵,老爸你有什麼主意就直接說嘛,還賣關子?”我一向沒大沒小的。
“咱們小區的趙爺爺不就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嗎?你念小學的時候不還聽過他的講座嗎?向趙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