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3/4 頁)
粗粗一看,就有銀水缽,銀搖鈴,銀佛牌,銀香爐座、銀泊蓮花等物。
更少見的是,這些銀器都是古物。
他伸手取了一隻,在燈下細看,有一隻銀搖玲法器上還印著東大寺鑑真**師的佛印。
他知道,這位是唐末時東渡扶桑傳法的高僧。
這就是空明給她準備的嫁妝了。
果然不菲。
至於下面第二隻鐵木小箱子,他只要伸手一拿,就知道里面是上百封的信件。
當然都是大娘子寫給空明的書信。
“大娘子說,這些也不帶走了,就準備在老禪師面前焚化了。”
正說著,外面的腳步聲雜,圓止佛齋外走進了兩排的小沙彌,在唸著超渡經文。
他們來接空明的法體到前殿佛會,頌經追魂。
法顯和法止同時站起,頌了一聲佛號。
院子裡的火缸前,還堆著空明大師要求焚化的各類遺物,及各院寺送來的祭禮。
而姬墨知道:
十二位老宋僧裡,包括空明大師在內,有五位老宋僧是希望歸葬山西五臺山金閣寺舊地的。另外七位,包括大娘子十分感激的一位不知名老武僧,卻並不在意。
按他們的願望,大娘子早已經把燒化的舍利撒在唐坊外的東海中了。
一念起,一念滅。
無牽無掛。(未完待續。。)
ps: 鞠躬感謝童真無暇的粉紅票,鞠躬感謝md12的5張評價票。
099 對面相逢
在她哭過了一場後,老禪師便已入殮。
法顯和法止奉著師尊法體到前殿去舉行一場往生頌經佛會。而後,才能送到寺後的塔場裡焚化。
院子裡火缸熊熊燃燒著,天空已經泛白了。
一夜過去。
“國使應該已經進寺了吧?”
空明的遺物已經燒完,寺奴續著火,缸邊還堆放著二十幾份金、銀泊剪成的祭禮。她拿著那隻信箱子,來到了火缸前。
“大娘子,這裡面的信……”
姬墨輕聲問著,開箱時他已經看出信件有些不對勁了。
大娘子的信經常是他送上山的,所以他很清楚她的筆跡,更知道她用的是簡體字。
她是為了保密。
而除了唐坊人,只有空明是認得她的簡體字的。
“是法止僧官取走了十幾封吧。我也不必去問他了……”
她開啟了信箱,細細看去,已經知道少了的十二封信件,都是和東海女真的往來生意。
在這些信裡面,她可沒有罵過趙官家。
為了讓空明覺得她和女真人通訊實在是無可奈何,她從來都是一邊罵著女真人賣馬場賣得太貴,一邊向趙官家表忠心的。
——樓雲看到了對她是有利無害。
姬墨站在一邊,看著她仔細地翻著信。
她已經察覺,就算是餘下的信件,也可能並不是她的筆跡。
外人也許看不懂她的信件內容,但並不防礙拿走原件。然後照樣抄寫一份冒充代替。
她的眼睛一轉,落在了火缸邊的金、銀泊祭物上。
二十幾份祭物,是駐馬寺裡有品級的大僧都、大和尚們送來的。祭禮上面貼著白紙哀幅。其上既有扶桑文寫就的哀語。也有宋文的哀詩。
“大娘子——”
姬墨看到了那宋文的兩句哀詩,貼在了一盆碩大的佛座銀蓮花上,認得是:
“瀚海焉有死,青山豈有歿?”
落款只有一個草飛的“謝”字。
姬墨哪裡會不認得,不由得在她耳邊提醒了一句,道:
“大娘子,是謝十三公子。”
台州謝家的謝國運。也曾經到這佛齋裡來祭拜過。
“剛才小人問過法顯僧官,五天前,謝十三公子確實已經從平安京城匆趕回駐馬寺。”
寺奴的腳步聲從院外傳來。姬墨站在她身邊,低聲回稟。
季青辰點了點頭,法顯離開時和姬墨之間的話她早也聽到了:
“平安京城混亂不堪,謝十三公子如今還在中殿與各位僧座議事。坊主如果有意來與會。就讓阿池引路過去。敝寺上下同感盛情。”
扶桑內亂的訊息傳來後,不僅是謝國運馬上啟程去了平安京城打聽訊息。駐馬寺也邀請過唐坊與會,商議應對之策。
只不過,被她婉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