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實在不行的時候,直接去開京城的王氏貨棧避難。四明王氏在高
麗有上百年的人脈關係,那邊主持生意的王氏族人經常和唐坊打交道。
“你見到二郎了沒有?”
她本沒有讓季洪去接季辰龍,但從高麗港到唐坊只有三天海路,從開京城也可以坐船到港口。
這十來天都沒有訊息,季洪必定是忍不住直接去高麗的。
“……沒見到。只是在港口唐坊的分棧點得了二郎的口信。就回來稟告大娘子了。二郎說是被私學裡的同窗相邀,所以沒有及時離開。現在也不用擔心他。他最多兩個月就回來。”
季青辰聽到被同窗要相邀,倒是放下心來。
季辰龍讀的是私學,不是官學,所以同窗都是下級貧窮貴族出身,根本與高麗王扯不上關係。
“大娘子還請放心,二郎既是說無事。應該過幾日就回來了。”
季洪顯然和她想的是一樣,“就算是有宮變,一則可能是高麗王的王位不穩。二則可能是軍中譁變,讓掌軍大將換了人。畢竟與私學裡無關。”
“宮變……”
季青辰聽他直言說出這兩個字,卻是想起了樓雲在高麗王宮住了好幾個月,怎麼他一走就出了這樣的事?
“我記得,現在王氏貨棧在高麗的族人,是王則棟王老綱首的親弟弟?”
她回想著,季洪連忙點頭。她繼續道:“他平常與二郎交情極好。二郎事前不可能得不到半點訊息。”
季洪知道她說得有理,她便也無奈笑了起來,道:
“不知道他留在開京幹什麼。我們再等幾天吧。”
季洪深知。現在她和陳家要訂親的當口上,季辰龍居然不回來實在是不應該。
但聽她這樣說,自然是沒有責怪的意思。
到現在,他心裡才敢鬆了口氣。這也是他一定要趕回來親自稟告的原因。
“聽說大娘子要去泉州城?”
聽他問起。她也點了點頭道:
“無論議親成不成,先遷我名下一百戶的匠戶去泉州,看看情況。”
扶桑如此之亂,季洪當然不會反對,連忙道:
“小人現在無事,願意送大娘子過去。”
他這是代季辰龍示好的意思,她自然不能拒絕。
反正季洪辦事幹練,宋話和高麗話都說得好。確實是個助力。
“我還要帶一百戶北坊坊民走,以前曾經和二郎提起過。你既然要跟我去。現在也不用
在我這裡了,回坊去和李家姐妹們商量商量這件事吧。”
季洪聽她說起李家姐妹,頓時猜出她有把全坊遷回去的意思。他心裡雖然並不贊同,但扶桑內亂一起,唐坊里根本是老三季辰虎說了算。
與其如此,不如遷走。
只是二郎不在此地,他並不敢作主……
“大娘子,北坊遷一百戶,南坊……?”
“同樣一百戶,我要帶汪媽媽一家走。”
季洪頓時再沒有疑問,汪婆子一家如果能離開實在是少了個大麻煩,更何況反正只是一百戶,將來遷回來也不是不行。
而且,這十天扶桑兵船開近,雖然被大宋船隊嚇走,但坊民已經是人心惶惶了。
大娘子只要召開坊民大會,公然說一聲走,只怕一大半都願意。
季辰虎是不是坊主,都不是要緊事了。
季洪雖然懷疑大娘子早有預謀,但扶桑內亂這樣的訊息,也只有坊主才弄得清,所以她隱而不說也是正常,他便施禮要離開。
她又喚住,道:
“你回坊,讓李先生去查查,王綱首這幾天是不是從臨安城得到了什麼訊息。”
季洪不明所以,卻想起了剛才和他幾乎是同時進寺的小書童駿墨。
還有這十天住到了南坊大屋,被季辰虎一天一宴地隆重款待,卻一直沒見過人影的國使。
“大娘子,國使大人是不是在駐馬寺……”
季青辰笑而不答。
他自然就意會了。
“你回坊去,如果查到臨安城確實有訊息給王綱首,也不用問他,就以我的名義去問問黃綱首。”
她無法瞭解樓雲的計劃,不知道他匆匆回朝的原因,但她能輕易把握住王世強的動向。
“如果王綱首從高麗也得到了訊息,也要打聽清楚。”
季洪一聽她說起高麗,就知道她是覺得這一回高麗的變亂事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