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凡無奇:成績和斯科特一樣普通,好在他是位吹豎笛的好手,是學校樂隊的一員。不過在高中橄欖球比賽中,樂隊的風頭總被風光的運動員們所掩蓋。這兩位平凡的史蒂芬甚至彼此誰也沒有注意過誰。以至於若干年後他們驚訝於彼此曾經是高中同學。
斯蒂文…斯科特的名字對於我們中國人恐怕知之甚少,他是美國電視廣播公司(ATC)的合夥人之一,美國電視廣播公司被稱為美國最具生產力的公司。
而另一個史蒂文,當我們寫出他的另一半名字的時候,讀者一定咂舌的,他就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沒錯,電影《ET》《辛德勒名單》以及最近上映的《世界之戰》的導演。
以“校園標準”來說,兩位史蒂文都是毫無成就可言的人。沒有會人認為他們將來會有出息。但他們今天的成就卻是有目共睹的。
大多數的人都受制於這樣狹隘的標準:因為在學校裡不是風雲人物,就認定自己一輩子不會出人頭地。甚至根本從不嘗試取得任何的成就。
有一個被許多勵志書用爛的故事就象徵性地說明了這一點:據說,小象一出生,訓練師就將繩子套在它的脖子上,繩子另一端則綁在木樁上。小象很快就領悟到,只要頸上有繩索,就不能自由行動。結果,一直到長大後,它依然受制於一根小木樁。其實,已變成大象的它,可以輕易地將木樁拔起,但因受到過去記憶的束縛而不去嘗試,依然讓繩索限制自己的自由。
同樣的情形發生在大多數人身上:因為在年輕時沒什麼值得一提的表現,就認定自己平庸,不指望將來會有所成就。而那些能夠成為千萬富翁的人都會了解到,那些能夠成就大事業的人和自己並沒有什麼兩樣,差別僅在於他們知道綁住自己的繩索只是一根細線。
那些成為千萬富翁的人更懂得:世界上沒有微不足道的成就,所有點點滴滴的成就都重要,而且可能就是你未來功成名就的踏腳石。千萬富翁們從來不會把過去的失敗當作現在或未來缺乏成就的藉口,而因此限定了自己的表現。因為他們懂得這兩者並沒有絕對的關聯。
“別把過去的失敗或毫無建樹,當做現在或未來缺乏成就的藉口,或因此限定了自我的表現。兩者並無絕對的關聯。”——斯蒂文…斯科特
虹橋書吧。
第28節:不同思維方式造就不同生活(1)
第05章 不同的思維方式造就了不同的生活
◆在千萬富翁的眼中,只要依靠原則,許多事情都會變得簡單起來
與退而結網相比,人們似乎更容易臨淵羨魚,企求上天的恩賜。但在千萬富翁們看來,這是一個原則的問題。千萬富翁們懂得遵守原則,在他們的眼中,一個人必然要承受這兩者其中之一:要麼承受原則帶來的約束,要麼承受悔恨帶來的痛苦。
“你必須選擇原則,而不是悔恨,因為原則的分量是以盎司來計算的,而悔恨的分量是以噸來計算的。”吉姆…羅恩是這樣說的。
選擇原則的原因在於,在今後的一兩年裡,悔恨的影響是不斷積累加深的。而這種悔恨的根源就在於你沒有遵循簡單的原則。
比如,一個人得了齲齒。如果現在補這顆齲齒,他大概要付幾十元。如果你任其發展下去,那麼有一天你要為它掏幾百元甚至上千元。所以付幾十元,坐在椅子上待一會兒,所承受的痛苦是比較輕的,而且不再讓他有後顧之憂。但如果聽之任之,對這個人而言則有百害而無一利。這顆齲齒不會自己好起來的,你必須下決心治療。
對於人生也是一樣,不管是什麼,只要你發現存在問題,就要開始進行調整、糾正。《楚門的世界》是一部精彩的電影,金?凱瑞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個從小到大生活在電視劇中的人物,而他對此一無所知。楚門以為自己作出的選擇不受人干涉,然而他的生活完全是由遙遠的電視製作人控制的。最後,楚門知道了這個秘密,決定逃出從未踏出過半步的小鎮。但是為了保住這個受大眾歡迎的電視節目,製作人設定了一道又一道障礙,阻止楚門逃走。在某個時刻,助手問製作人:“你認為楚門會找到出路嗎?”製作人回答說:“只要楚門離開的決心堅定,他其實隨時都可以離開這裡。事實上,他喜歡他所生活的這個世界。”
一個人的生活是他自己喜歡的生活,還是別人喜歡的生活?有時候,讓別人替你做決定似乎更簡單一些,如果事情無關緊要,也無大礙,但如果人生的重火決定也讓別人替你抉擇,那麼,你永遠不可能瞭解自己的本性,永遠不可能把獨特的才華展現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