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花的時間和精力還要多。每天,只有幾個小時是腦力處於高峰的時期,對他而言,其最大限度大約是4小時。因而他必須決定下一個50,000分鐘是花費在車上還是花在寫一本書上。
遺憾的是,成百上千萬的人將他們的腦力和體力浪費在一些並沒有產出的事情上。因此,每月抽出幾分鐘的時問來提高你的生產效率。對於你的時間安排,可問問自己一些簡單的問題:
——在我的一生中,我將在各項工作上花多少時間?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減少浪費的時間?
——對於我的時間而言,能不能花到更好的地方?
——我能否從事一些會在我的後半生中一直給我帶來好處的工作?
◆打折購物並不能“省”錢
說到購物,大多數人的思維都相似。打折扣或大減價的東西可以“省”錢。為了“省”錢,越來越多的購物者追求更便宜的購買、而不是精明的購買,所以,節假日裡各大商場瘋狂打折,排起長隊,或者在網上瀏覽最新的折扣資訊,只是為了買的更便宜點,可以“省”錢。然而,他們只是在對自己開玩笑。無論你支付什麼價錢,只要你消費,你就不可能“省”錢,因為金錢在向外流,而不是向內流。
一成不變的思考和想透過打工創造財富,或者透過打折購物堅持“省”錢的人,就好像“刻舟求劍”的人一樣。大多數人就是這樣,他們在他們看得比較清楚的地方創造財務,就是說,在與過去一樣熟悉的地方,在他們的打工環境和購物打折中。
如果你選擇透過更努力的工作、或者打折是購物來賺錢,那你就找錯地方了!打工沒有錯,但是這並不能使自己獲得財務自由!同樣,我們也不能指望打折“省”錢,事實上,打折不是用來讓消費者“省”錢、讓他們創造財富的,折扣是用來掏消費者口袋的錢,為店鋪主人創造財富的。
當然,對消費者來說,折扣當然是件好事,所有的人,包括億萬富翁,都喜歡減價。但不要騙你自己說,打折時購物時在“省”錢。當你消費一件產品的時候,你是在減少你的銀行存款,而不是增加存款;你是在花錢,而不是“省”錢。
今天,許多的購買者是衝動型購買者。他們沒有攜帶購物單就出現在一家超級市場中。他們沒有計劃,在商場中四處閒逛,因而很可能在尋找商品上花費了更多的時間。花費的時間越多,他所花費的錢也就越多。這個事實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們證實。而且,在沒有購物單的情況下,人們經常會購買幾周以後才會需要或者根本就不需要的東西。
消費者將世界看成是一個花錢的地方,而不是賺錢的地方。當消費者來到一個折扣店或者網站,他們看到的全都是花錢的產品,但如果他們從店鋪的角度來看這些產品,又會怎麼樣呢?他們開始看到資產,而不是負債。
如果一個人始終像消費者那樣思考,買一件東西都想透過折價來“省”錢,最後,他只有將自己的夢想打折!一個人整天想著打折時購物,最後,他的家裡就會堆滿用六折買回來的東西。兩年後,當他決定要清理一下時,就會發現一塊錢買回來的東西,能賣一分錢已經很幸運了。短期來說,你或許省了40%,但是長遠來說,你的夢想就打了100%的折扣,因為你已經負擔不起這些東西了!
還有,購物時如果你沒有購物單,沒有購物計劃,那麼你每週將在食品店裡多花20分鐘、30分鐘或者更多的時間,那就是你沒有提前做好計劃的緣故。如果每週佔用30分鐘,那麼在成年人的一生中,這將會是62,400分鐘至78,000分鐘,或1,040小時至1,300小時,或65至81天。
絕大部分白手起家的千萬富翁會告訴你說,妥善的計劃和組織對於解釋他們的經濟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還會告訴你說,他們的父母親,尤其是他們的母親,是優秀的計劃者和組織者。嚴格地按照家庭帳單、家庭活動與家務的日程表來行動也會給他們帶來好處。
托馬斯…斯坦利博士一直在教一門有關市場戰略計劃的課程,這門課程需要一份計劃方案,它佔學生等級評分的50%。每個學生都必須給一家特定的公司制定一個計劃。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這份作業最難的部分是給這個計劃的每一部分準備一份日程表。為了做得好一些,他讓每個學生購買一本《效率手冊》,然後讓他們每天用鉛筆按照程序開始填寫。不能用墨水,因為在進行計劃的過程中,他們經常會犯錯誤。他們必須將每一個行動、工序和任務置於一張3英寸寬5英寸長的卡片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