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4/4 頁)
套不著狼!”
“噢,噢,噢——”海斯特說,“中國的事情複雜,語言也複雜,這一句話我總算明白了。”
小靚問:“還有哪句不明白的嗎?”
海斯特問:“還有,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他可以呼風喚雨,還是個大預言家……”
小英子說:“中國人叫做‘能掐會算’。”
“奇怪呀——”海斯特說,“可你們為什麼要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呢,難道三個做皮鞋的工人可以代替一個聰明絕頂的軍事家嗎?這不是對諸葛亮極大的褻瀆嗎?”
“我們中國語言複雜著呢,你就學吧。”小英子笑了,“這又是一個讀音造成的錯誤——皮匠應為‘裨將’,”用筆在紙片上寫出那兩個字後說,“是漢朝時的軍官,屬於副將、偏將,他們有衝鋒陷陣的經驗,掌握著很多的軍事知識,是說三個裨將加起來,諸葛亮也不敢小視的。”
小靚問:“海斯特,明白了嗎?”
海斯特點點頭:“有意思,很有意思!我還有一句話想請教二位‘三長兩短’是什麼意思呢?”
小靚回答:“三長兩短是死亡的意思。”
海斯特問:“死亡就說死亡嘛,為什麼還要‘三長兩短’?”
小靚說:“古時候中國人死了並不像現在實行火化,而是裝進棺材裡埋葬。做棺材的木板兒,一共由五塊板組成:一個底兒,兩個幫兒,三塊長板兒;前後兩個堵頭兒的板兒要短得多,兩塊短板兒——這不是‘三長兩短’嗎?”
“我請教別的同學,他們從來沒有這麼認真,有的呢,還不知道。”海斯特說,“我今天就拜你們二位為語言導師啦!乾一杯酒,我先乾為敬。”
小靚笑笑:“小英子,這個學生咱倆收了。”她說完與小英子各喝下一口酒。
海斯特幹掉酒放下杯子說:“我爸爸讓我下工夫學習中國語言,我希望能在你們的幫助下,很快成為三個臭裨將軍中的一個!”
小靚、小英子聽了哈哈大笑。
海斯特被笑懵了:“怎麼,我說得不對嗎?”
小靚和小英子異口同聲地說:“對對對!”
海斯特說:“為此我會不惜任何代價,捨不得鞋子套不著狼嘛。”
小靚誇獎說:“這句話用得比剛才那句好。”
海斯特高興得一拍巴掌:“真的?”他說完,瞧著小靚不轉移目光了。
小靚問:“海斯特,你幹嗎這麼瞧著我?”
海斯特神情模糊的樣子說:“小靚,你長得真漂亮。我在美國的時候,自從看了一本中國畫報就喜歡上了東方的女孩子,你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