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嘴角忽的平添了一絲笑意。然後他深深的看了一眼這座寂靜的山林,不再遲疑,轉身離去。
穿過樹林,看見莊子裡慢慢升起的炊煙,程臨淵頓時心中一輕。他拍了拍臉,輕吐一口氣,沒有再看一眼身後靜謐的樹林,就這麼一步一步走向莊口。
一股嘈雜的聲音傳來,只見許多人聚集在莊外圍成一團說個不停。程臨淵快步走上前,只見兩個年輕人站在中間,滿面通紅的和周圍的人爭辯著什麼。他聽了一會便知道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這兩個年輕人下午從山裡出來,在路過莊口的時候看見那塊移不開的石頭通體發出紅光,還不停震動著。等驚慌失措的二人叫莊裡人出來時,一切又恢復了原樣,鄉親們以為是兩人消遣大夥,便紛紛出言指責。這兩位年輕人如同受了極大地委屈般,絲毫不讓步,情急之下還說了句:“我們兩個這麼年輕,怎麼會看錯!倒是你們,半個身子都在土裡了,老眼昏花才是常事,憑什麼說我們眼睛有問題!”這一下,竟是鬧得不可開交。
程臨淵嘆了口氣,揉了揉略微發脹的眉心,心道:“今天怪事已經夠多的了,哪有心思在這聽你們胡話。”於是不再理會一眾無聊的人了。
走在莊子裡,迎面幾個小兒手持竹馬小枝蹦蹦跳跳的走來,嘻嘻哈哈的將程臨淵圍住。若是平時,他自然要逗一逗這些小孩,只是今天他實在沒有心思去理會。隨手捉住一個,捏了捏那粉嫩的小臉便快步跑開,引得一眾孩童在身後哇哇大叫。
步入庭院中,只見一張小方木桌已經在茅屋前支起,上有一盤饅頭三個小菜,饅頭還兀自冒著熱氣。顯然屋中人早已熟知孫子歸來的時辰。程臨淵走進茅屋,放下身上的一應物件,對著裡屋喊道:“爺爺,我回來了。”老人慢慢走出來,眯眼看著孫子頗為高興,開口道:“快去洗手吃飯。”“恩,好。”
三盤小菜全是這山間野菜醃製而成,數數年頭程臨淵也是吃了有十幾年,好在呂四隔三差五便會送些野味來,也算是改善一下伙食。程臨淵習慣性的掰開饅頭,往裡面塞著小菜,一面將今天的事說給老人家聽。不過因怕老人擔心,自然將險些喪命於野豬這事隱去,至於跌落土坡這種愚蠢的事當然是不會提了。“唔唔,對了爺爺,剛才我回來的時候聽見有人說莊口那塊石頭冒紅光,嘿嘿也不想想這種話誰會…”話未說完,正夾菜的老人愕然抬頭,在確定自己沒有聽錯後,老人的手和嘴唇竟是顫抖了起來。程臨淵詫異的看著老人:“怎麼了爺爺?有什麼不對嗎?”老人看著孫子熟悉的臉龐,心中一酸,嘴唇動了動卻什麼也沒說,而是默默放下手中的東西,嘆息一聲起身進了屋裡。
已是晚霞盡褪,暮色四合。白日忙碌的的人們紛紛盡歸家中,放下疲憊。程臨淵關好大門,將手中的油燭插在燈臺上。忽聽身後傳來輕微的腳步聲,他回頭道:“爺爺,怎麼還不睡?”燭光搖曳,將爺孫兩人的影子映照的搖擺不定。老人躊躇一番,終於嘆了口氣道:“你不是一直想知道你父母的事嗎,你坐下來,我今天說給你聽。”
程臨淵握著燈臺的手緊了緊,猶豫了一會,但終究是心中的好奇佔了上風,依言拿過凳子坐了下來。老人看著他,緩緩開口:“那年你兩歲不到,我因為在山裡受了點傷所以不便再去,你娘便讓我來照顧你自己也上山去了,開始幾天都沒什麼。終於…終於有一天還是出事了,”話到此處老人的聲音有了些哽咽,程臨淵心頭一顫,依舊沉默不言,只聽老人繼續道:“那天直到日落你爹孃都沒有回來,我不放心便出門去問,這一問才發現還有十五個人沒有回莊。我們準備上山去找,但有人攔著我們說夜裡野獸多,不能去。我們哪裡能答應,但看著我們的都是關係不錯的鄉親,我們也只好作罷。當天晚上,我就夢到你爹孃他們、他們…第二天天沒亮我就把你託付給呂四,和其他幾戶人家一同上山去找。然後就這麼找了兩天,什麼都沒有找到,他們好像都放棄了,怕是預設人就這麼沒了。可我不甘心,我說服了呂四幾個和你爹生前…生前交好的人再去找,終於在一塊山壁前發現了一個藥簍,除此以外什麼都沒有了。”
程臨淵勉強笑了一下,仍帶著幾分希冀道:“那我爹孃他們呢…”老人閉上眼睛,又慢慢睜開道:“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程臨淵沒有說話,只是定定的看著腳下。老人手掌輕抬,拂過眼角道:“然後我就想,既然找不到他們,不能把他們帶回家,那在下面也不能苦了他們。於是我就準備出莊去三山鎮上添置些身後之物。在離莊不過幾裡的地方我碰到了一個老道,那人問了我周圍的地界,然後嘴裡唸唸有詞,我看他很奇怪,就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