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3/4 頁)
違的春哥和曾爺,他們在進廟的時候穿著錦衣華服,身邊的家丁僕役帶著三生貢品,可出來的時候,他們卻換上了補丁摞補丁的大褂長衫,披頭散髮的,若不是他們身上散發著人渣的味道,根本就認不出來。
劉李佤明白,這二位,一個是靠騾馬貨運為生,一個是靠綢緞布匹為生,一個是運輸物流,一個是原材料加工,都是北燕所需要的,而且兩人又貪花好色,很容易被敵國勾引。
不僅是趙大小姐和曾爺春哥,其中還有不少劉李佤覺得熟悉的面孔,不知道北燕國許給了他們怎樣的好處,或者是東寧國對他們進行了某些打壓和不忍之舉,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甘願揹負投敵叛國的罪名,也有可能他們真的是虔誠的神的信徒。
527 撒網
經過三天的觀察,劉李佤基本掌握了北燕國的用意和敬神教的終極目的,所圖甚大呀,而且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拉攏了一批有錢有勢有能力之輩,他們的偷渡和走私,將會大幅度的推動北燕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幫助北燕百姓脫貧致富,改善生活水平。
如今整個大勢已經傾向了北燕國的一方,他們的計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利用信仰拉攏人心,原本南川用間諜收集情報來的有效,作用更大。
可笑的是,東寧的小皇帝自以為文韜武略,採用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想要交好北燕,和人家結親聯姻,而把南川當作了勁敵,可是人家北燕正在挖他的根基,而威脅最大的南川卻還處於收集情報的初級階段。
這種戰略上的判斷失誤,對敵人估計不足,無疑會導致可怕的結果,這邊全力防範著南川,可一心交好的北燕卻給了你致命的打擊,這種情況在國際戰場的屢見不鮮。
穿越到這個時代也有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來劉李佤也沒閒著,算得上是周遊列國,原本都是華夏民族,卻硬生生分成了三個國家,明爭暗鬥的,偷渡走私的事件每天都在發生。
南川人想要偷渡東寧,是因為南川採取高壓統治的方式,讓百姓備受束縛。而東寧的百姓偷渡北燕,是因為在東寧貧富差巨大,窮人每天掙扎聲生存邊緣,根本看不到希望,所以才想要偷渡。
可是,劉李佤還沒有去過北燕,並不知道北燕的風土人情和社會制度,但他可以肯定,任何制度下都會存在著弊端,世界上不存在盡善盡美,只是要看這個制度是否為大多數老百姓所接受,是否讓老百姓感到安全,快樂,對未來感到充滿希望。
連續觀察了三天,看到了許多熟人,同時也彷彿看到了一張巨大的網,已經全面撒開,為的不是小魚小蝦,而是整片海域。
劉李佤始終耐著性子,按兵不動,即便看到了趙大小姐,他仍然沒有衝動。三天來,虔誠的信徒從四面八方趕來,如果真的有人關注就不難發現,每次北燕回去的人都比來的時候多很多,這可能是世上最大的一次大規模偷渡成功的活動。
這也體現出來了北燕一直以來對東寧的策略,他們並不像南川那樣在東寧內部扶植自己的勢力,安插自己的人。北燕則是在東寧內部進行策反,適當的時機再把這些目標任務引渡到北燕去。
看看這些人吧,就拿趙大小姐來說,她這一去,不僅僅是一個人,還有整個趙家莊,以及趙家莊成百上千畝土地中的重要物資,無論是米糧還是蔬菜,都是地處北寒之地的北燕國最需要的。
北燕透過間諜策反和敬神教的活動,雙管齊下,已經初步完成了對東寧人才和資源的雙掠奪,在這一點上,他們比南川更高一籌。
劉李佤不禁在想,如果北燕和南川私底下達成了某種戰略合作協議,那這個天下將會出現怎樣的局面?遠交近攻,一項是國際上永恆不變的戰術策略,這一點東寧的小皇帝明白,那北燕和南川的國主,女皇難道不懂嗎?
而且,東寧的地理位置處在兩國的中間,北有北燕,南有南川,呈前後夾攻之勢,東寧腹背受敵,根本沒有遠近一說,只能是誰當前的威脅最大就先對付誰。
當然,東寧肯定也不會任由南川的間諜,北燕的神棍橫行,他們肯定也有自己的手段,只不過從來沒聽公主姐姐說過,劉李佤作為一個旁觀者將這一切都看的如此透徹,身在局中的大佬們,未必如此清楚,但肯定也早就分析出了利害關係並做足了準備。
劉李佤悲催的是,原本不想參與什麼國際紛爭,但還是因為風流債而被捲了進去,而且地位還比較尷尬,既是東寧的內定駙馬,又是南川未來女皇的親王,他覺得按照他命犯桃花的命理,很有必要去北燕走上一遭,萬一再混個北燕的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