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4 頁)
找理由失敗的周九,腦袋上的呆毛一下子就落下來了,渾身散發著一種喪喪的氣息。
不想吃東西什麼的,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兒,要是換做平常徐老弄的東西,周九想不吃就會不吃。
但是看到小孩子這麼認真努力的給他下廚做東西吧。
周九感慨於這份情意,也就不能夠這麼輕易的不張嘴了,至少也得去找點理由,無緣無故的就不吃了多傷人心啊。
不過如今傷人心就算了,周九拍了拍翅膀,覺得自己要是真的吃了的話,那就不是傷人心了,是傷鳥胃。
周九眼睜睜地看著小郭添出來一點湯嚐了嚐,然後往鍋里加了一些鹽,攪拌了兩下。
再添出一點湯來嚐了嚐,然後又往裡頭加了點水。
如此幾番以後,才最終把鹹淡程度給確定了下來。
……
恍惚間總覺得自己看到了,未來黑暗料理界的新星的崛起呢。
徐老在一邊拍著大腿笑,但是偏偏又不瞅著周九這一方向,讓周九想發火也沒處撒。
小李大叔倒是想做個和事佬,幫著小郭來把這鍋湯給弄好吃一點。
但是小郭想做出自己親手做的東西,自然是不怎麼希望小李大叔來插手,於是小李大叔也只好提供口頭上的指導。
然而廚藝這種東西,口頭上的指導永遠都是差那麼一些的。
現在要放一些鹽,然而一些又是多少?
過會兒要轉成小火,然而過會兒是過多久,轉成小火是多大?
這些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當中,長年累月的實踐當中積累下來的經驗。
光憑口頭傳授,是沒辦法很準確地傳達給別人的。
小李大叔自己的鍋裡面也有一大家子的菜,也不可能站在小郭旁邊一點一點的指導,只能夠口頭遠端的時不時的說上兩句,就是這兩句也能夠讓小郭鬧出不少事來。
小李大叔做了一盤紅燒肉,轉頭看到鍋裡面清湯寡水的清水燉胡蘿蔔。
想了想對小郭提了個建議:“……你要不要加點肉進去,這麼清湯寡水的,似乎也不怎麼好吃,菜裡面加一點肉味的話。還能夠鮮味,這樣味道也能上去一層。”
大多數的人的口味,其實都是偏葷類的。
不考慮身體狀況和經濟狀況,蔬菜做的再怎麼好吃,有條件的情況下,人們還是會選擇葷菜多一些。
曾經有過一個素菜比賽,說是要給一個寺院確定一個最終的齋飯樣式,為此還制定了嚴格的規則,甄選了許多廚師過來參賽。
最後得勝的那個人做出來的菜,的確是鮮美異常,獲得了在場大多數人的肯定。
然而事後再讓這個人做,這個人卻不能夠輕易地在做出來了。
原來他是在比賽的過程當中,事先帶了一條白毛巾進去,而且條白毛巾在之前就已經在調製好的肉湯當中浸泡過。
等他到時候要做菜的時候,他再把這條白毛巾放到湯中煮。
肉味自然而然就散發到了自己現在要做的湯中,無形當中他就達到了作弊的目的。
雖然這種行為很可恥,但是不得不說還是在某些方面,還是體現出了葷菜的確比素菜大多數時候對人的口味。
網上有句詼諧的話是這麼說的,我辛辛苦苦爬到食物鏈的頂端,不是來吃素的。
周九拍了拍翅膀,覺得自個兒雖然如今從食物鏈的頂端,哐哐往下面掉了下來。
但自己的口味,其實也沒有改變多少,還是比較喜歡吃葷,所以小李大叔的這個提議也算得上是正合他意了。
小郭低頭瞅了一眼周九,實在沒膽量繼續向它詢問建議了,於是直接跑過去從灶臺上去劃拉臘肉了。
這邊的臘肉都是事先做好了,然後懸掛在灶臺上方的,這樣的話每天做飯的熱量和煙火烘烤著臘肉,能給臘肉在不斷地烘乾的過程當中,加入草木的清香,味道就會越發好吃。
然而同樣的,雖然烘得越久肉越好吃,但也就會越加硬。
越硬的東西,切起來就越需要刀功的,因為如果不會使力的話,就越切越累,到後來就完全沒有心思繼續切下去了。
換來的結果又是小郭似的一頓亂剁。
所幸的是,小郭這回可沒堅持得要自己來切,而是直接從小李大叔的砧板上面拿走了幾片肉,然後巴巴地跑了過來丟進了自己的鍋內。
小李大叔到嘴邊的話還沒來得及說,又只得默默地嚥下去了。
徐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