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第4/4 頁)
厲為《百鳥朝鳳》一跪支持者眾,大抵情懷不同、高下有別。電影宣發早不是“桃李不言”,但永遠是“味道說話”。好導演的戰場在攝影棚,不妨少些口炮,多些口碑。”
11月20號當晚,《摸金校尉》票房出爐,首映當天,《摸金校尉》以全國百分之三十三的排片量直接豪取2。6億的票房成績,不僅秒殺了《我不是潘金蓮》,沈臨還順便轉發了《民人日報》有關《我不是潘金蓮》的炒作模式!
說實在的,圈內對於馮曉剛這件事的看法褒貶不一。
最普遍的說法:‘國內電影偏文藝題材的作品中,這樣的排片已經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足以看到宣發團隊的用心和小剛導演的號召力!’
王曉帥的《闖入者》首日排片量不足百分之一,他當然也抱怨了,可惜雖然這兩人名字中間都帶了‘曉’,但人氣還有號召力不可同日而語。
《我不是潘金蓮》上映兩天,票房破1。4億,旺達方面出的通稿全都是‘好口碑贏得好票房’或者‘旺達不給《潘金蓮》排片,卻也抵擋不了好電影帶來的影響力!’‘旺達百分之十的排片卻拿到了百分之三十的票房,《我不是潘金蓮》到底應不應該增加排片量?’
牛逼才剛剛吹出去,《摸金校尉》來了。
上映首日,全國的排片量跟《我不是潘金蓮》基本持平,但是創造的票房確實後者的接近十倍!
第一百二十八章 首周
其實很多人對沈臨的這部《摸金校尉》抱有期待。
沈臨上一部商業作品是《湄公河行動》,雖然口碑不差,燃爆票房市場,但畢竟是主旋律的作品,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之後的《卡羅爾》儘管獲獎無數,票房表現力也不算太差,但那是純劇情片,也沒啥可比性。
也就是說,自《超體》之後,沈臨已經兩年沒有純粹的商業電影面世了。
《摸金校尉》本身改編自他的成名作《盜墓筆記》,原著粉良多,再加上一系列的宣傳,演員配給也很合適,無論是《偽裝者》三兄弟或者是彭羽晏,包括迪麗熱吧,都有不少粉絲各種支援。
《我不是潘金蓮》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