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元氣感測器,襲殺與取代(5k)(第2/4 頁)
了遼闊的地域,甚至各區塊的氣候都經常不盡相同。
渭河邊的一處廣闊水田裡,雨絲綿綿,如細針般輕輕刺破夜的寂靜,微弱的月光下,依稀可見一些村民正彎腰弓背辛勤勞作,收割著嫩綠的水芹,動作熟練而迅速,偶爾傳來幾聲低沉的交談。
水田波光粼粼,映著天際稀疏的星光,不遠處,靜靜地臥著一個古樸的村落。
青磚黑瓦的房屋錯落有致,雖然建築簡陋,卻是早在長陵皇宮前便已建成,一磚一瓦都透著老氣,牆上的青苔在微涼的雨絲中更顯翠綠,增添了幾分韻味。
這些村民黑且瘦,早已經習慣了在水中和雨中勞作,如此細雨,他們連蓑衣都未穿,只是任憑雨絲漸漸打溼衣衫。
在村落的一角,則有一家看似普通的農戶小院,屋簷下整齊地掛著一串串鹹魚幹,都是一指粗細的小海魚,門前立著一尊破舊的土地神像,邊上還種著幾株瘦弱的菊花,在雨中搖曳生姿。
此時,一個面容隱藏在陰影中的身影悄悄接近,腳步輕盈,彷彿與夜色融為一體。
這人正是先前那名黃袍中年男子,他的目光在四周迅速掃視了一圈,確認無人注意後,便快速地走向了農戶的門前,迅速從懷中取出一封密封的信函,放在了神像之下,然後輕輕挪動了神像前幾塊不起眼的石塊。
透過改變這些石塊的位置,形成的一個簡單的特定圖案,便是膠東郡用以傳遞訊息的手段,隱藏著解碼密箋被打亂文字的關鍵,只有那些熟悉的人才能留意到,正確地解讀出其中的含義。
接下來,他只需要等待即可。
膠東郡門閥最初的起家資本,正是來自於其販賣至秦國各地的鹹魚幹。大量的魚類在製成乾貨之後,甚至可以滿足三分之一秦境的肉類所需,逐漸成為了平常人家裹腹充飢、增鮮調味的首選之物。
長此以往,那些位於市場下游的魚販,自然也對膠東郡產生了深深的依賴,而郡內的高層則藉此機會,將許多魚販發展為自家的諜探,建立起了一套隱秘而高效的情報網路。
一條條來自遠方、廉價普通的鹹魚幹,在運輸的過程中,悄然成為了傳遞訊息、聯絡各方的絕佳載體。魚販們穿梭於各地,不僅帶去了食物,更帶走了寶貴的情報與指令。
心裡閃過這些念頭,感慨於膠東郡先輩深謀遠慮的同時,黃袍中年人又在農戶小院環顧了一圈,確保一切無誤,剛準備轉身離去,動作卻倏然一頓,接著朝向一旁的院牆斜斜撞去。
那堵並不算堅實的院牆轟然爆炸開來,卻立刻被一聲清亮的震鳴聲給蓋過。
黃袍中年人的袖中一道深青色飛劍倏然飛出,就像有自己的生命一般,急速的圍繞著他的身體旋轉,形成了防護性的光幕。
幾乎同一瞬間,一柄透明的大劍自遠處的黑暗中飛擲而至,徑直刺穿了他原先所在的位置,以及後方的數道院牆、數間宅院,一團團的塵浪依次綻放,形成了一條筆直的線路。
然後,這條剛剛被劃出來的線路開始迅速發光,內裡有無數交疊在一塊的符文穩定地傳輸著天地元氣,立刻便讓這片區域轉化成為了一道急劇放大的劍罡,一柄足有數十丈長的晶瑩巨劍。
劍身彎曲起一個明顯的弧度,看上去似要朝著黃袍男子方才躲閃的方位斬去,卻又在中途忽地崩解開來,迸射出密密麻麻的細小劍氣。
屋瓦被切碎,牆被割裂,一些剛剛感覺到危險的貓狗身體碎裂成無數片。
大半個村落在這一擊下毀於一旦,化作了殘垣斷壁,可其中卻有一棟房屋幾乎完好無損。
一塊巨大的深青色龜甲虛影籠罩著那片區域,表面與落下的劍氣碰撞發出連綿的叮叮響聲,多出了數不清的凹陷,色澤也迅速黯淡起來。
這些年來,膠東郡獵殺了不知多少頭海外的異獸,黃袍中年人擁有一件強大的龜甲防禦符器,在關鍵時刻起效承傷,奪回了先手,並非出人意料之事。
只見他的身形在一片血霧中再度浮現,但圍繞著他盤旋的深青色小劍卻已然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束細長的軟劍,磅礴的真元順著劍身上的符文不斷激射出去,化作了無數道凌厲的風束。
之所以稱之為一束,便意味著不止一柄,而是有很多柄劍,代表著極高的使用難度,堪稱象徵著這名修行者身份的獨特印記。
一股強大的本命氣息也從他的身體散發開來,加持在了風束之上,讓它們悄然間多出了幾分柔韌之感,就像是成群結隊的靈活小魚,在水中歡躍蹦蹦跳跳,好不快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