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1/4 頁)
聞聽此言,朱瑤亦吃驚起來,未等蕭影話說完,脫口便道:“該不會……該不會就是他們吧?”
蕭影道:“是與不是,咱們還是先看了信再說!”
兩人背靠崖壁,相依相偎,將秦嶺留下的那通書信展開眼前,細細看了起來。信中寫道:“餘乃杭州臨安人氏,自幼無父無母,幸得雪山派恩師上莫下問天途經臨安,將我帶回雪山,教我詩書,傳我武藝。恩師他老人家的恩德,此生此世實難報答萬一……”
蕭影道:“原來秦大俠是雪山派中人,這麼說來,他該是莫溪言的師兄了。”
朱瑤道:“誰是莫溪言呀?”
蕭影道:“他和白姑娘一起慘死塞北,這事不提也罷!”
“噢,原來你說的是跟著白姑娘那個男的。你真以為他們死在塞北了?”
“這事是其其格跟她爺爺親眼所見,想必不假。”
“世間之事,難說的緊,他們沒死也說不準!”
“但願其其格跟她爺爺看錯了人!”
“咱們也快死了,卻又來說這些作甚?還是瞧瞧信上怎生寫。”
當下兩人繼續看信。
只見信上接著寫道:“十數年下來,恩師見我文武雙修,大有建樹,便命我前赴中原,謀個一官半職,同時暗中查訪一枚寶簪,名叫驚鴻……”
看到這裡,蕭影驚道:“原來莫問天一早便盯上了驚鴻簪!”
他對莫問天向無好感,這時見信中提到,他對簪兒早自起了不軌之心,更加對其厭憎了幾分。
繼續看下去,信中道:“我到中原後,憑著自己的真才實學,不兩年便考了個功名,榮任臨安知縣。寶簪之事,師父既無細加分說,尋訪起來亦是如大海撈針一般艱難,這事慢慢便給淡忘了。還在雪山之時,我便立志要為天下百姓做一番大事業。做了知縣後,我勤政愛民,嘔心瀝血,一心只為百姓過上好日子。可天不遂人願,清官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做。昭宗皇帝初登大寶,大唐四分五裂,亂賊四起,這官兒更難當了。眼見朝廷的大官小官,盡皆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朝廷下撥的銀款,被他們層層盤剝,十之**落在這些貪官汙吏腰包裡,我心裡何嘗不難過。我氣不過,給皇上上書,仗義執言,痛斥時下官員的貪贓腐化。結果丟了官不說,險些兒還喪命。唉,當真是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看到這兒,蕭影心道:“莫問天人雖壞,可**出來的一個兒子跟一個徒弟,人卻著實不錯。只不知秦嶺大俠何以要在書信中敘述這些陳年舊事,何故又將書信遺留在這樣一個僻遠的山洞之中?”
再往下看,秦嶺在信中又道:“我發誓要將這些朝廷蛀蟲一個個揪將出來,於是便暗中查訪,但凡證據確鑿的豪汙鉅貪,立殺無赦。一二年下來,我劍下的貪官上至朝廷大鱷,下至鄉里小鱉,死者不下百餘人。
這年,杭州洪水氾濫,幾個縣莊稼經洪水沖刷,顆粒無收,朝廷下撥八百萬兩賑災銀賑濟災民,可還是餓殍遍野,受災難民餓死大半。
我心下起疑,便開始調查此事。不查還好,這一查可令我著惱不已。賑災銀兩被上上下下的貪官層層剝皮,最終到得災民手中的才區區幾十萬兩。時任杭州刺史的鐵化龍也參與其中。
鐵化龍若是旁人也就罷了,大不了給我一刀殺了,可他偏偏是我最愛之人的父親。
我與鐵化龍的女兒鐵燕相識在患難之時,那時我剛被逐官,窘迫潦倒,她非但救我性命,還與我一起共歷患難。
她家境豪富,自小便有一位武林高人到家傳授武藝,其武功尚在我之上,後來她還助我查了不少案子。我倆俠義為懷,懲治貪官,為民伸冤的事蹟傳遍大江南北。而我們的感情也幾經波折,最終成為海枯石爛、生死不渝的一對俠侶,這也被武林傳為佳話。
自此,‘嶺燕雙俠’之名響徹海內外,聞名遐邇。
一些貪官為了遮掩自己的惡行,不是使銀錢討好,便收買黑道高手追殺我們。然而,我和燕妹豈是見錢眼開之輩,對收買討好之人自然正眼也不瞧一眼,只與他約定時日,到時準時上門索命。貪官中為此棄官逃命,猶如驚弓之鳥的人不在少數。不過任他逃到天涯海角,我和燕妹不辭辛勞,總能追殺得到。
我與燕妹在江湖中叱吒風雲,英雄好漢提及咱倆的壯舉,無不豎起大拇指稱道一番。而咱倆兩情相悅,她非君不嫁,我非伊不娶。咱倆聲名在外,鐵化龍自然知曉,他用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