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頁)
趙子云道:“他武功高強,此去必定馬到功成,千軍萬馬,豈又拿他如何?殿下儘可放寬心。”
蕭影內力深厚,耳力奇佳,旁邊人人不知趙子云所說何計,他卻將之聽得清清楚楚。
當下道:“得能為中原和晉國百姓做點實事,蕭影死而何憾?承蒙晉王殿下看得起蕭影,我即刻動身前往!”
李存勖和趙子云聞聽此言,皆自面上一凜,驚疑不定,心裡直不知蕭影如何知悉兩人暗下商議的計策?只道他有先天之能,暗暗都想:“這個少年武功之高強,已算得不可思議,心思又如此這般通神,真個世間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亂世出奇才,這話果然不假!他該不會是呂洞賓轉世投胎,再世為人吧?”
李存勖還想:“日後倘或得有此人輔佐,那麼父王臨終遺言,回覆大唐江山之願,大事可成!”
心裡暗暗欣喜,開口朝蕭影道:“蕭少俠武藝超群,自不用說,只是這般孤身深入虎狼之窩,縱有三頭六臂,怎又敵得過千軍萬馬?此計作罷,不用再議。”
轉頭向趙子云道:“趙卿家,本王知道你盡忠竭力,一心只想與晉國百姓同生死,共存亡,可這等損人利己之計,往後不可再有。蕭少俠雖非晉人,但與咱們都是華夏子孫,血肉兄弟,怎能拿他前去冒這個險!”
趙子云面色慚愧,垂首稱是,心想:“有此心懷天下之主,我晉國終有雄霸天下之日!”心中暗暗慶幸。
盧焯義持劍架在莫溪言脖子上,眼見謀取晉地絕好的一次機會,僅憑蕭影、趙子云的三言兩語,險些兒便給破環殆盡,暗想:“不知趙老兒給李存勖出了個什麼歪主意?難道是讓蕭影這個小鬼隻身前往上京,陰謀殺害耶律阿保機,或又是前往另外三國行刺國主,逼著百萬大兵,不得不各自回國護駕?看樣子,此計若得蕭影參與,必可成其大事。我須想個兩全之策,既可立身自保,又能成全日後所謀。”
他稍一尋思,頓時計上心來,李存勖話方說完,他便道:“殿下,焯義尋思來去,此刻又有一計,可否說來與眾位參詳?”
李存勖心想,如今晉國四面楚歌,只要有助於退兵,計策自是越多越好,當即道:“但說無妨!”
盧焯義道:“驚鴻簪之中的寶藏足可供百萬之師百年征戰所需,這件事情天下人都知道。方今大軍壓境,何不截下驚鴻簪,取出寶藏,一來立時便可招兵買馬,以救燃眉之火,二來也可絕了各方搶奪驚鴻簪的念想。”
蕭影聽聞此言,不由心下發怒,暗道:“老賊性命難保,還念念不忘謀奪驚鴻簪。難道這些寶藏,當真比性命還重要!”
卻聽李存勖道:“萬萬不可,雖大夥均知驚鴻簪便在蕭少俠身上,但此乃旁人之物,咱們豈能據為己有?再者這件事情,日前蕭少俠在武林大會上也說過,寶簪雖在蕭少俠懷中,卻非蕭少俠之物,咱們江湖中人,最講一個義字,義字當頭,咱們再怎麼不肖,也不能逼著蕭少俠去做無義之人。話又說回來,即便咱們得到驚鴻簪,取得寶藏,又於事何補?大軍一到,不出一兩日便可踏平晉國上下。招兵買馬,已然太遲。蕭少俠,是去是留,你且自便吧!”
大半人一聽這話,立知李存勖並無奪取驚鴻簪之意,心下大為沮喪,這白白送上門的一樁美事,焉能放過?
盧焯義原想此間大多數人對驚鴻簪饞涎欲滴,藉機從中挑撥,蕭影立時便成了眾矢之的。這兒有李存勖的數百侍衛,再加上武林近百之眾,倘若制服不了蕭影,自己手中還有莫溪言這個人質,他若對莫溪言不管不顧,旁邊還有那個白小美人兒,將她擒拿在手中,不信蕭影還能翻上了天!
他心中打定了如意算盤,豈料李存勖並無奪簪之意,還滔滔不絕說了大堆兒費話,心想:“你這笨豬狗王,只須你現下奪得驚鴻簪,便可君臨天下,做那天下之主。白白送到嘴邊的好處你不要,卻來跟這個小屁娃娃講江湖義氣。你這樣蠢笨如驢,我盧焯義可是個識時務之人,不反你才怪!”心下又計議如何奪取驚鴻簪。
人叢中早有人開了口,那**聲道:“世間卻沒這般便宜事,放人可以,驚鴻簪無論如何也要留下!”
隨聲附和之聲大起,頓時大廳內一片譁然,數十柄長劍單刀刷刷出鞘,指著蕭影,便要上前動手。
李存勖橫眉怒目,喝道:“你們想造反不成?”
聞聽此言,早有數百侍衛或手持大刀長矛,或彎弓搭箭,團團將李存勖護衛在核心。持刀劍眾人虎視眈眈盯著蕭影,於李存勖的話卻不置一詞。
盧焯義仍持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