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頁)
太過勞神回想,那人多半也是為了圖謀驚鴻簪,咱們這一路上多加小心便是。”
他邊說話邊運功,此刻內傷一時難以愈可,內力卻恢復了一二成,四肢百骸暖氣流動,血流已然暢通無阻,微一提神,便就站起身來。
適才蕭影還似一團軟泥,這會兒便能立身,莫問天、趙子云、莫溪言、白若雪無不驚撥出聲。
趙子云一臉驚異道:“蕭少俠當真有如神人一般啊,要是旁人,受了禧星老怪的兩錘,早就皮開肉綻,血肉模糊,一命嗚呼了,哪能活到現在?更何況蕭少俠又為了讓大夥逃生,拼死鬥四怪,流了這許多血。唉,今兒晚要沒蕭少俠,咱們這會兒只怕都向閻羅王報到去啦!”
(創作不易,求鼓勵!求收藏!求籤到!別的隨你心意,謝謝!天天更新,精彩不斷!這本書涉面很廣,有俠骨柔情,有神仙魔幻,有歷史經典,有戰場烽煙,神仙、魔幻之類主要借用一種形式,實質上還是以傳統武俠為主。明月誠邀各位朋友細心品讀,求加入書架收藏,謝謝!朋友們在閱讀中有任何的隻言片語要說,請在書評區交流。你的小小一句話,對明月來說都彌足珍貴。我在用心去著三四百章節的一本書,如果朋友們能用心去讀三四個章節,明月感激不盡!)
第一百二十一回 何懼胡山白骨藏
蕭影道:“趙前輩說哪兒的話,若不是驚鴻簪惹了這許多禍端,也不至於害得各位受此重傷。這事說將起來,反倒是蕭影的不是。”
莫問天突然開口道:“這驚鴻簪你放於何處?倒要好生收藏,莫要讓歹人取了去。”
蕭影道:“這個自然,有勞莫前輩出言提醒。”
莫問天又道:“不知你待將寶簪交於何人,那李飛煙的後人可有下落?”
蕭影道:“還未曾查明。蕭影此番前來,原想盡快查明此事,不想途中屢生事端,多有耽擱。現下又招致晉地兵戈四起,百姓又要慘遭踐踏,整件事情實是蕭影的罪過。蕭影實不忍心晉地生靈塗炭,即刻就得前往遼境,施行計議好的退兵之策。待四方兵退之後,我便前往杏花村,及早了卻此事。”
莫問天道:“這麼說來,李飛煙的後人乃是杏花村人氏?”
蕭影道:“正是!”
莫問天低頭似在尋思什麼,不再言語。
趙子云接過話頭道:“蕭少俠當真要孤身入遼,燒那糧草?”
蕭影看了一眼西邊的圓月,說道:“若是不這麼做,又有什麼法子比這更好!趙老前輩說破此計後,蕭影仔細尋思過,此前所說散佈我離開晉地之計,終屬虛假訊息,旁人聽了,未必肯信,這樣的計謀未免太過幼稚。趙前輩所籌燒那遼軍糧草之計,既可以將此事做真,引得天下皆知,讓進軍晉地的各國信之不疑,從而退兵不再夾攻晉國,又可以斷了遼軍糧草,叫他們一時無力征戰,同時也不失為一個移禍江東,引火燒遼的妙計!”
趙子云面色大喜,衝口便道:“好啊,好個移禍江東,引火燒遼的妙計!蕭少俠這一著,倒比老夫想得周全。只須遼軍糧草著了大火,這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不怕天下人不知曉!到得那時,人人知道蕭少俠身在遼國,各國為了搶奪你身上的驚鴻簪,都將大軍開往遼境,這把移禍江東的大火,可要燒得遼人從此不得安寧。老夫這可代晉國百姓感謝蕭少俠了!”說著一揖到地。
蕭影見趙子云渾身是血,想想在盧府之時,他大義凜然,孤身力阻盧焯義等邪眾奪取驚鴻簪,招致殺身之禍,其浩然之身,當可為武林垂範。其後他又以性命相搏,這才護得大夥免遭“福祿壽禧”四星的毒手。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當即還以深深一揖,立身起來說道:“若不是為了蕭影,晉國也不會徒增兵禍,蕭影為晉國盡些綿薄之力,實是理所應當!”
趙子云面有憂色,關切道:“蕭少俠此刻身子有恙,這移禍江東之計實施起來又頗為不易。我看你還是將養數日,再行動身吧。”
蕭影道:“救兵如救火,只怕數日之後,整個晉地已是哀鴻遍野,再來施計,那也徒然。”
趙子云憂心忡忡道:“然而蕭少俠身負重傷,此去萬軍重圍之中,無異於飛蛾撲火,必然……必然……”
他要說“必然有去無回”,但這般不吉利的言語,此刻倒也不便出口。
趙子云待要再勸,蕭影道:“趙前輩不必再說,以蕭影一死,換萬民安寧,這可是賺大啦!晉王殿下此刻仍未甦醒,這萬一王府有變,抑或盧焯義等人謀起反來,倒也不好收拾局面?”
趙子云道:“蕭少俠且請寬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