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一共才八個字,兀朮臉上肌肉一跳,韓常驚得腿肚子一顫。
兀朮眼角餘光瞟過諸將帥,至韓常處也未稍作停留,但這位昭武大將軍卻覺得臉上如插厲芒,針刺般痛了一下。
岳家軍已經完成任務,遠遠遁去,留下呆在城頭一語不發的兀朮和金兵們。
“這事當應在何處?”兀朮手裡捏著一堆布帛,有幾張可以肯定是岳飛手跡,卻面色不善,對完顏突合速低聲問道。
大殿內,***稀疏,只有這麼兩個人,兀朮卻似乎覺得黑暗處立著什麼人,連說話都不肯大聲。
龍虎大王此刻也不再有戰偃城時的兇悍,連日來的高度緊張,特別是在不知道岳家軍詳情的時候,天天如此驚嚇,便是鐵漢也要失卻銳氣,現在滿臉灰白,眼光遊移,眼眶卻全黑了,一時間也不敢輕易回答這個問題。
要說嫌疑,最大的就是韓常,駐城外這幾天裡,漢軍居然又不見了三千!加上此刻身處死地,難保韓常不會起異心。偏偏城中三萬餘漢籤軍,佔了兵力一半,若是處置韓常,只怕漢軍將領人人自危,不待岳家軍打來,自家就先亂成一團,更重要的是,這些漢軍雖然戰鬥力不強,也決非引頸待戳之輩,多數都是征戰數年的老兵,加上城中也不是女真精銳可以充分發威的野戰場所,真要逼反了漢軍,城中處處皆是敵人!
“丞相,這個”龍虎大王意有所指,卻不明言。
兀朮哪能不懂:“現在卻是不敢動他!”
“正是!”突合速垂首答道。
“不等不動,嶽南蠻卻未必肯就此罷手,‘不日’?會是哪一天?快派人手,卻催阿魯補,還有,多出細作,定要探得朱仙鎮嶽營虛實!”兀朮咬咬牙。
“若岳飛不遵康王令旨,執意攻城,如何是好?”突合速仍是不能安心。
“還能如何?若是一座空城還好,眼下這數十萬眾,只待岳飛上前!到時豈是漢軍可比?我大軍精騎不過兩萬騎,若折在這城中,大金國危矣!若真要來攻,說不得,只好帶這些孩子們先過河再說了!”兀朮苦笑道。
突合速心一沉,卻隨即輕鬆,這些天裡,隨時都怕和兀朮陪葬在這裡,卻不料兀朮早有退心!
有此一句話,起碼可以活著回上京了!祖神庇佑!
紹興十年七月二十日,一隊“奇怪”的難民從開封城門湧出,趕往朱仙鎮嶽營。
城門處的金兵非但沒有阻攔,反而哈哈大笑著放行了。
與此同時,數十騎金兵飛速撲向毫、宿二州。
………【第四十二章 風雨欲來時,擒王!】………
紹興十年七月二十日,午時。
岳家軍營內外,熱火朝天,各種攻城器具,還有兵器旗幟,都在緊張修造中,大量從開封府轄十六州縣殘存下來的忠心義民,正積極投身到“對兀朮的最後一戰”準備工作中。不時還有一隊隊的大宋子民前來加入,營內外不下十二萬人在忙活。
營中軍將士卒,在岳飛令下,都在緊張修整甲冑、磨礪兵器,經過連番大戰,誰還不明白“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道理。
不過這一切都是從早上開始的,昨晚,大軍才下達了備戰的將令。雖然這都是將士們衷心盼望的,但真正投入戰備時,所有的準備工作都顯得很緊張,並不因為大家急著進開封城而輕鬆一點。
岳飛採納了張憲的計策,透過射入箭書,讓開封城中將帥相疑,也讓有心的漢將和城中居民有所準備,一定程度上,這已經從兀朮手裡“借兵”過半!兀朮須防著漢軍,不敢讓漢軍把守重要通道,說不定還得預備兵力防止漢軍反戈一擊!
將帥相疑,則等於漢軍為我所用!有了這個條件,還需要諸軍增援麼?岳飛也明白過來,這已經是最後一賭,將帥們私下也溝透過了,一旦攻城時發現城中守軍戰鬥力強悍,立即班師。成敗可以再來,久困朱仙鎮卻是必死之局!
“董爺!”一名踏白軍小校悄悄*近統制董先:“有幾個才來的民伕不大對勁!”
踏白軍本來就負有此責,加上非常時期,更加小心,每有新增民伕,踏白軍都小心盤查,但宋人與金人差別實在太大,不是簡單的更衣就可以掩飾的。
“這些不長眼的賊子!”董先恨恨地罵道,不過轉眼卻悄悄露出一點笑意:“你怎麼發現的?”
“這百里之內,哪有吃飽飯的宋人!可這幾個傢伙,壯壯實實的,而且身上居然有些羶腥味!”小校憤然。
董先道:“你怎麼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