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錯,兀朮的主力會早一些,也就是會在辰時抵達!
“還有一個時辰,高林,派偵騎前往臨穎方向,看看兀朮趕到哪裡了?”
王蘭、高林、羅彥、姚侑、李德難以置信地看著楊峻。
楊統制是怎麼啦?不但肯定兀朮要來,連時辰都算得如此精準!什麼楊統制成了“楊半仙”?
但軍令就是軍令,五個小隊,每隊兩騎還是陸續出發,如風般朝臨穎疾馳而去。
天邊的光線漸漸變強,一輪紅日已經慢慢浮出天際,一時間紅霞滿天,映得這一支鐵騎如披血袍,人人面上都是紅光。
廝殺就在眼前,岳家軍身經百戰,不過四百餘人的隊伍,只能偶爾聽到戰馬的響鼻,陣中隱隱浮現出駭人的殺意。
楊峻滿意地看著所率領的這隻騎兵隊伍:“嶽老大能夠縱橫不倒,訓練的這支隊伍的確有點名堂!”
半個時辰後,三騎如飛返回:“報!兀朮大軍已到,距此不過八里!”
後續的偵騎一個個返回,最後一個報的是兀朮已經在五里以外。
不過這裡已經不用再報了,地面不斷顫動,天邊煙塵揚起,龐大的金兵主力已經在視野裡現身。
………【第二十二章 千軍萬馬入伏來。重弩!】………
到這個時候,所有人都不再懷疑,楊統制所做的一切早有預謀,而且計算精準。
從第一批偵騎返回時開始,這數百岳家軍精騎就已經在蘆葦叢中作好隱蔽,姚侑、李德則返回到重弩陣上,負責指揮150具重弩作戰,另有兩騎快馬將敵情報知後續的岳家軍主力。
這批重弩都是木架鐵胎,一具的重量不下60斤,一般是在守城的時候用於擊破對方的手持盾牌,以及步兵裝甲,有效射程在200步以上,弩箭也與尋常弓箭不同,差不多有一般步兵箭枝的三倍粗,一支弩箭居然達到一斤多重,精鐵打就的箭簇寒光閃閃,這塊鐵差不多就有半斤重。
楊峻在營中這幾天,已經大致瞭解了岳家軍的裝備,這樣的重弩是經過他反覆選擇後才決定使用的保命武器。
楊峻對這一戰有自己的想法。
按史上的記載,這應該是一場遭遇戰,也就是雙方都不約而同地發起主動進攻,都在計劃攻擊對方大營,卻中途不期而遇,最後以楊統制的殞命載入史冊,其他的並沒有什麼重大的戰果,而主戰場就是在這小商河畔。
在事先了解這個事情的前提下,楊峻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讓岳飛提前佈陣,對兀朮大軍進行一場伏擊,這樣也有可能提前取得穎昌會戰的勝利,後面的仗會更好打些。
可是以岳飛同志的領導能力,憑什麼不相信手中的偵騎情報,而是相信一個才從醫營裡恢復過來的傷兵?而楊峻又以什麼方法讓岳飛下令七月十三的凌晨不得睡覺,全軍出動打伏擊?
最重要的是,自己所率的這一千來人,小心一點,不多走一步,就在這小商河畔設伏,應該不會被兀朮的探子發現,若是數萬人的大軍出動,難保不會被兀朮的偵騎看出端倪來,到時候一旦戰況不利,楊某人應該負什麼罪責?
思前想後,楊峻決定還是不要輕易觸動太多環節,把自己的小命保下來再說。
要想達到後世記載中小商河一戰差不多的成果,楊峻已經採取了幾乎萬無一失的措施。
史上的小商河一戰,楊再興所部300騎全部戰死,消耗掉金兵主力2000餘人,忒母孛堇撒八斃於此役,猛安孛堇、謀克孛堇、蒲輦孛堇等中低階金將死掉百餘人!
雖然相對於兀朮十萬餘人的主力而言,這樣的損失不算得太大,但更重要的戰果則是堅持到了張憲率援兵主力抵達,迫使兀朮放棄了攻擊偃城的想法,轉回臨穎,並最後進軍穎昌。
所以楊峻給自己下的任務是:儘可能效地殺傷敵人,同時等候岳家軍主力抵達,迫退兀朮,最重要的一條則是保住自己穿越才五天的小命!
其實這一切籌謀都是在過去的兩天裡才成形,眼下,戰況正按楊峻的設想一步步展開。
緊隨在最後一批返回偵騎之後踏過小商橋的,是金兵的偵騎。三騎金兵差不多前後腳衝過橋,這時岳家軍的偵騎也才衝入到蘆葦叢中。
這時兀朮大軍已經距離小商橋不過五里地。
三名金兵偵騎眼看著宋軍偵騎衝入蘆葦叢,在河邊猶豫了半晌,來回轉了一小圈,卻沒有發現設伏的重弩,還有蘆葦叢中的重矛陣,最後一無所獲地沿河往偃城方向疾馳而去。
大約他們以為只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