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頁)
為惕懼,不曉得是何方英雄來搶生意,待仔細看時,卻有一外相識的老兵出列拱手作答。
“當面可是鄂州府王”
這賊首擺手止住,那老兵才道:“主事遠來辛苦,只是這老賊與某等實不共戴天。嶽爺之冤,多半由這老賊羅織,縱然不能直入臨安殺了秦檜,能在荊州屠了此賊,也可稍快心懷,這七年來。老兄弟們熬得好苦!主事既在楊神槍屬下,莫非當真要保這賊子至澤州相府做官?”
這賊首道:“如此豈是道理,這老賊萬當得起千刀萬剮,只是天下人皆欲殺之,猶不足以雪嶽爺冤屈,如何殺法,倒要斟酌。楊爺的意思。天下間能夠殺此賊者。不過三數人而已,其中一人便在河東,如果將此賊就在荊州殺卻,未足為快。諸位皆是嶽爺麾下英雄,這幾年鄂州御前兵馬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誠然難過,卻還須放此賊多活幾日,過河受死!”
官兵們面面相覷,好一陣喧囂。這才安定下來。那為首的老兵猶豫道:“莫非楊爺要親自下手?”
這賊首道:“是二公子!”
眾官兵肅然。
過得片刻,卻有一老兵苦著臉問道:“若是這老賊過了河去,卻投金人,那時豈不便宜了他?二公子須不在河對面接著,如何殺得了此賊!”
這賊首心下不快,面上卻沉靜如水,剋制著不發作。高舉右手往後作了個手勢。後面青衣賊夥中三數騎得訊。縱馬匆匆掠過万俟一夥,徑往官兵面前止步。其中一騎居然蒙著面,這大熱地天裡,倒罕見得很。
賊首對那蒙面賊子點了點頭,那人才將蒙面布扯下來,對面官兵看見,都是一陣疑惑,過得一陣,幾名老兵不約而同滾落下馬,上前施禮,一名老兵顫聲道:“莫不是這位莫不是…
眾官兵譁然,都下馬拱手為禮,那馬背上地青年受之不疑,只微微拱手還禮。
稍移時,賊首才清清嗓子,道:“眾位這下子可放心了麼?”
官兵們此刻恭敬已極,再不多言,紛紛控馬開道,為首的老兵對賊首道:“主事的此去辛苦,只是還須多加小心,若是有何意外,只怕難對鄂州兄弟交待,不可不慎!”
那賊首道:“此事哪還用得著交待?某家便掉了腦袋,也須護得周全!”
万俟一夥看得目瞪口呆。這官差上前搭話,就被冷箭射死,這賊子上前搭話,居然能讓官兵下馬行禮,眼下雙方居然合兵一處,在前方開道,倒是這万俟在後面,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前方就是京山縣城了,沒奈何,只得跟上。
“兵匪一家,莫過於此!”万俟在京山縣城中官驛歇下時,恨得咬牙。但經一事也長一智,見到縣主時,万俟咬緊牙,死活不提路上賊匪,更加不敢叫地方兵馬護送,昨日之事,明明就是那夥官兵想殺自己,而這夥賊人居然將官兵攔了下來,究竟誰才是對自己不利的一方?万俟自己都糊塗得很,明明這賊子們對自己頗為不敬,偏生在緊要關頭,還得靠賊子們護衛!
“罷了,是禍躲不過,且走著瞧!”
這一來,万俟再無畏懼,反正這夥賊子就當是自己的保鏢,反而是路上有不少毛賊想要發財,都是被這夥青衣賊退,或者勸退,一路上平安已極,只是到了襄陽,入城之前,万俟竟然對城中官兵大是不放心,還猶豫了一陣才肯入城。
城中兵馬統制林明是林大聲遠房侄子,早得到其叔叔書信,曉得万俟要從此地路過,見面時也沒甚好聲氣,只道:“大人要往楊鐵槍處赴任,末將原有護衛之責,只是此去伏牛山以北,盡是金人兵馬出沒,若是官兵去了,又有擅起邊釁之罪,末將擔當不起,出了襄陽城,大人只得變易服裝,與行商搭夥,直到澤州榷場,便是楊鐵槍地界,金也便奈何不了大人了。”
万俟對此倒也早有預料,想來不會有官兵送自家渡河,但沒有想到地是居然要扮作行商!但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明知此子乃是林大聲心腹,得秦檜吩咐,豈會給自己照顧?不下只得裝聾作啞,就當沒聽到,仍惟惟連聲,自家下來愁苦不已。
歇得兩日後,林明著人知會万俟:“大人,今日午時,晉城商號有大隊車馬就要北上,這夥行商有金國印鑑作保,金人不敢為難,倒是大人的好去處,末將只能幫到此處,其餘便看大人福氣了!”
万俟無奈,只得道:“上覆你家將軍,多謝照應!日後南返,還當重謝!”
那傳話地小吏口中客氣,心中卻道:“回來?只怕沒有那一日了!”
果然,万俟帶三五侍從,易服隨行商上路之時,還未覺不妥,待進了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