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頁)
有德的叛軍佔領登州城後,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城。此時的明軍一再貽誤戰機。直到這年秋,明軍人馬才陸續趕到。孔有德見勢不妙,倉皇退守登州。山東巡撫朱大典、巡按謝三賓等鑑於城池堅固,易守難攻,確定劃地分守、構築工事、長期圍困、分番攻守、封鎖海道、懸賞破賊的作戰方案。1632年冬,明軍大舉攻城,雙方形成僵持局面。
1633年春,眼看登州難保,孔有德率萬餘人連夜乘船逃竄,投降後金。1636年,受皇太極封為恭順王,先後率領八旗兵出征朝鮮、錦州、松山等地。1644年清軍入關後,孔有德隨多鐸追剿農民起義軍,鎮壓了江南各地的抗清鬥爭。1646年孔有德授平南大將軍,進攻南明永曆政權。1648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廣西。1652年,被李定國圍困在桂林,兵敗自殺,屍體被李定國焚骨揚灰。清廷破格為孔有德建衣冠冢。惟一倖存的女兒孔四貞,則被孝莊皇太后收為養女,立為皇妃。
孔四貞死後,被埋葬在北京西郊,她的墳墓也就是我們今天北京的公主墳。
2.耿仲明
耿仲明,祖籍山東, 1604年出生於遼東蓋州衛(今遼寧蓋縣)。崇禎初為登州參將,毛文龍舊部。袁崇煥督師薊遼,殺毛文龍,耿仲明被調隸山東巡撫孫元化麾下。1632年為孔有德內應,陷登州,自稱總兵官。1633年春從孔有德渡海降後金。1636年被清朝政府封為懷順王,隸漢軍正黃旗;1644年隨清兵入關後,鎮壓農民起義軍;1649年改封靖南王,與吳三桂、尚可喜合稱清初三藩,旋以匿逃人,懼罪自縊於進軍廣東途中的江西吉安。子耿繼茂襲封,駐廣州,又移福建。繼茂卒後,繼茂子耿精忠襲封,後隨吳三桂叛清。
3.尚可喜
尚可喜,祖籍山西,1604年出生於今遼寧海城。少年隨父從軍,為明朝戍守邊關。父親戰死後,繼承父業。19歲領兵作戰,駐防在海上。明朝末年,政治腐敗,黨同伐異,爭權奪利,生性耿直的尚可喜遭人陷害。1633年率部棄明投金,因戰功顯赫,部隊被封為“天助兵”。不久,尚可喜晉升為總兵官,繼而被封為智順王。隨清軍入關作戰,行軍3萬里,足跡遍及10餘個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