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知自己的水平其實達到了一個瓶頸,或許平均水平足夠了,但卻總寫不出什麼妙句,在一點上,他或許連崔顥都不如……
這無疑是一件非常鬱悶的事情,因為有時候一句妙詩,真的可以掩蓋所有的瑕疵!
==============
求收藏票票~~~~~~~
85、轟動
() 當年宋之問為何因為那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而害死了自己的外甥劉希夷,除了宋之問本身的人品有問題以外,最關鍵的是這句詩太妙了,如果能夠竊取而來,僅僅憑著這一句詩,就能獲得偌大的名聲。
劉希夷就比較悲劇了,本來是大有前途的上元進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代悲白頭吟》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句,相傳其舅宋之問yù據為已有,希夷不允,之問竟遣人用土囊將他壓死。延之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後為人所害,死時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傳。
所以這就可以看出,想要在這個時代抄襲別人的詩,甚至將別人的詩據為己有,不可能不漏一點風聲,若誰真的有了一首好詩,哪怕僅有一句妙詩,想要讓他拱手相讓的話,那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如韋陟所言,王維此番能夠這麼快“敷衍”出這麼兩首妙作,絕不可能是抄襲,倒是提前寫好的可能xìng比較大。
這樣一想,大家就比較能夠接受王維的驚人之舉了,若王維真的能當場寫出這麼兩首妙詩,其才華用妖孽來形容都不為過!
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多少人管被酒澆了一身的落湯雞李念了,在短暫的安靜之後,人們用最熱切的議論來表達自己的激動:
“太厲害了,揮手之間,成詩兩首,字字珠璣,王家公子的詩才,簡直讓人嘆無可嘆!”
“我原本還失望,這王摩詰敷衍出來的詩怕是毫無出奇之處,然而第一首已經讓人驚喜,第二首中的‘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真是讓人無可挑剔,這句詩絕對會第一時間傳遍長安的!”
“呵呵,這下子菊花可是要出名了,憑藉王摩詰這兩首詩,或許還能挑戰一下牡丹的地位。”
“詠菊之後,再無詠菊!”
……
王維能夠引起這麼大的轟動,主要還跟眾人的心理落差有關,從本來的高期待,到期待達到最低谷,但王維的表現,又讓處於最低谷期待的人,又享受到了最佳的待遇,那種爽感,就好比吊絲逆襲了女神一樣!
當然也有人還在嘴硬,那些羨慕嫉妒恨的人,自然要拿剛剛韋陟所說的話來確認王維的“虛偽”,他們認定王維之前的一系列表現都是作秀,其實他在這重陽佳節之前,早就準備好了妙詩,然後耍了這麼一個小技巧,使得他詩歌的作用達到了最大化!
畢竟若是在眾人抱有高期待時,將這兩首詩丟擲來,或許也只能恰巧滿足眾人的期待,而無法達到轟動的效果,但經歷過前面那些波折,尤其是這位李念還配合得這麼好之後,這就導致了此時這麼大的轟動!
戲劇化的東西往往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那種絕處逢生的美妙,更是讓不少人異常激動,在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賓客都站了起來,甚至有人將一些東西扔到高處,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激動!
這就是詩歌的魅力了,盛唐時的詩歌,在整個歷史上都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此時其風行程度,已經十分廣泛了,甚至隨著詩歌盛行,一度導致之前流行起來了唐傳奇小說,被唐詩所壓制,待到唐朝由盛轉衰之後,傳奇小說才有機會喘了一口氣,重新復甦。
楊彤萱就是瘋狂慶祝的人之一,她甚至都沒有想過,這輩子會因為見證兩首妙詩的誕生,而這麼開心,這樣的情況自然也是要看氣氛的,若是在一個私下的場合,即便那王摩詰再寫出如何美妙的詩歌,也絕不會讓她像今rì這般衝動!
這種衝動,過後想想,或許連她自己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楊彤萱在開心的同時,還不時的用挑釁的神sè看著那神sè尷尬的鄭淑穎,此時的鄭淑穎,其心理無疑是異常複雜的,不過對她來說,這可不是最壞的情況。
最壞的情況,自然是王維當眾爆料某些事實的真相,當眾打臉鄭淑穎那顛倒事實黑白的行為,但王維並沒有這麼做,明明這麼做,可以讓王維擺脫剛剛的困境,將人們的目光轉移到八卦上來……
可王維卻選擇了正面應對李念那低階的挑釁,憑藉最為堂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