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2/4 頁)
也算是作為詩人的交往方式了。
王維見李頎身穿簡素道袍,略顯仙風道骨的模樣,不由想起了李頎好像比較喜歡煉丹,還煉出一些贈給王維過,只是王維不信丹藥那一套,所以根本不會去服用。
但王維向來善於迎合別人,使得別人對他觀感不錯,這樣一來,他的人緣就越來越好,於是他想了一下,就提筆寫下一首《贈李頎》——聞君餌丹砂,甚有好顏sè。不知從今去,幾時生羽翼。王母翳華芝,望爾崑崙側。文螭從赤豹,萬里方一息。悲哉世上人,甘此羶腥食。
這首詩字面上的意思便是:聽說你常吃丹藥,有著很不錯的氣sè啊,就是不知道你從現在開始,什麼時候能長出翅膀呢?王母娘娘收起了靈芝,在崑崙山那頭盼你過去呀。有文彩的螭龍跟隨著赤毛黑斑的赤豹,那些仙獸啊,走上萬裡才會停一下。世間的人們都卻甘願去享受這些葷腥的食物,真是可悲啊,
這首詩表面上就是讚賞李頎的煉丹修道的瀟灑,並懷著一種美好的期盼,希望他可以修道成功,最終成仙,最後還諷刺了一下凡夫俗子,又將李頎捧高了一下。
李頎看了這首詩後,自然非常喜歡,他自從信了道教之後,就一直比較虔誠,王維的這首詩可謂搔中了他的癢處,一時間覺得王維就是他的知己,是真的值得結交的好朋友。
不過李頎卻沒看出王維這詩中包含的一絲惡趣味,那兩句“不知從今去,幾時生羽翼。王母翳華芝,望爾崑崙側。”似乎是在祝願李頎早rì修道有成,可用現在的觀點來看,分明是詛咒李頎早點吃丹藥吃死……
這也不算詛咒了,而是事實,古代的這些丹藥本就包含了各種有毒的重金屬,不知有多少人被丹藥毒死,對外自然號稱得道成仙了,實際是駕鶴西去了……
不過王維並不會去做這種讓李頎心裡不爽的事情,他並非那種忠言逆耳式的朋友,或者說,李頎與他的關係,還沒有密切到讓他去提醒李頎的地步。
而且王維對別人自己的選擇,說好聽點是一直比較尊重,說難聽點就是別人如何關他屁事,以前他還勸過崔顥在女sè上節制一些,或者說在玩女人時別那麼高調,可惜崔顥一直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到最後王維便懶得管了。
其實人就是這樣,對於王維這種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人十分讚賞,對於那種希望自己好的忠言逆耳式的朋友,卻總是覺得厭煩,認為他們太過嚴苛,唯有到後悔的時候,才明白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一行人又互相敬酒之後,才意猶未盡的離去,與王維這種xìng格不錯的詩人交談起來,還是比較融洽的,即使無法得到王維的提攜,但能夠與王維混個眼熟,說出去也是一種榮耀。
不少詩人其實非常羨慕崔顥、盧象能夠與王維、韋陟、崔宗之這種有了官身的人結交,看起來關係還那麼好,這樣一來的話,他們以後的前途肯定就不用愁了。
但是羨慕也沒用,誰讓崔顥、盧象本就是王維、崔宗之的同窗呢,其中韋陟認定的朋友,也就只有王維一個而已,若不是王維作為紐帶,他怎麼可能接納其他人,不過現在,他與崔宗之的關係比較不錯,也許是因為出身相似,也許是因為崔宗之在與他鬥嘴時總是能夠不落下風。
宴會結束時,王維終於說自己近期會回鄉一趟,所以這頓飯也算是踐行飯了,幾人也表示理解,畢竟已經背井離鄉這麼多年,如今到了衣錦還鄉的時候,自然要回去一趟。
崔顥、盧象這兩位才華不錯的詩人,還按照詩人的方式,寫了兩首送別詩,王維看了看,可惜不是記憶中的名篇名作。
這倒也十分正常,歷史上的詩歌有那麼多,除了因為意外而散佚的,能夠留下來的都是經過大浪淘沙的,可以說是經典之中的經典,也只有王維這種開了掛的詩人,才能保證自己“寫”出來的詩,都是經典。
之後幾人泡個溫泉之後,又在酒樓玩紙牌玩到了傍晚,當然是有彩頭的,要不然就沒意思了,到最後也是互有輸贏。
離開時,崔顥依舊雷打不動的在這酒樓過夜,難得來一次這胡人的酒樓,怎麼能不玩一玩胡姬?
王維又在長安陪了崔瓔珞幾rì,便拿起防身的利劍、官服、魚袋等證明自己身份的事物,以及各種衣物行禮等,終於踏上了回鄉的路。
為了能夠更快的到家,王維的一切都從簡,平rì裡的穿著倒像是個遊俠了,因為他覺得穿上官服未免太招搖,如今他的名聲,也算是從長安傳出去了,誰都知道王維這個詩才讓人驚豔的年輕人,還考中了進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