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題,除了菸草營養平衡和生長均衡程度等制約外,採收烘烤環節是重要影響因素。
顯然科學採收、科學烘烤意義重大。
一菸葉成熟採收
(一) 成熟度及其重大意義
菸葉成熟度分為田間生產發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級成熟度)兩重意義。菸葉要獲得好的質量,既需要田間長熟,還要透過烘烤成熟,二者缺一不可。長熟是基礎,採收達到成熟而且成熟一致的葉片,是烘烤成功和生產高質量菸葉的關鍵。長熟的標誌是適時表現出特有的農藝特徵;烤熟是對菸葉產品的最終質量要求,標誌是不但要烤黃,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菸葉生產全過程的技術中心。真正實現營養平衡的煙田,煙株的個體和群體生長均衡,適時表現出應有的熟相特徵,菸葉成熟期相對比較集中,耐成熟,每次採收葉片數量要有3-4片,一株煙能5次採收完畢,烤後具有成熟菸葉特有的香、吃味,
(二) 菸葉成熟的外觀指標
國內不少專家認為,判斷煙葉成熟度最可靠最客觀的指標是葉齡。下部菸葉達到成熟的葉齡一般是50-60天,中部菸葉60-70天,上部菸葉70-90天。宮長榮認為:菸葉成熟的客觀指標是容易採摘、採摘聲音清脆、斷面整齊、不帶莖皮。辛巴威把變黃時間作為檢驗菸葉成熟與否的標準,下部菸葉變黃時間為60-72h,中部為48-60h,上部為36-48h。在以葉齡為主的前提下,還需參考下列調控指標,即菸葉成熟的一般特徵:
A葉片由綠色變為黃綠色,厚的葉片常出現淡黃色斑點和凸凹不平狀態,葉尖和尖部的葉緣稍變黃;
B主脈變白髮亮,質地變脆,易從煙株上摘下,斷面整齊,葉尖下垂,葉與莖角度增大;
C茸毛脫落,葉面光滑,粘性減退,頂葉樹脂分泌多。
(三) 菸葉科學採收原則
根據菸葉田間長勢長相,下部葉適時早採,掌握成熟標準宜寬,以綠色稍有消退(綠多黃少)為度;中部葉適熟採收,掌握成熟標準宜嚴,成熟時要明顯落黃,青黃各半;上部葉充分成熟採收,成熟時以黃為主,田間表現為黃燦燦、亮堂堂;頂部4-6片葉宜全成熟後集中一次採收,嚴禁頂部僅留1-2片葉作最後一次採收。國際型菸葉要求中部葉片明顯呈黃色才視為成熟,上部6-8片葉成熟時黃色要更為突出,只有少部份微泛青色。根據以上科學採收原則,進一步明確如下采收規程。
A打頂後清除底腳葉,移栽後60天開始採收下二棚葉,每次採收2-3片,間隔6-7天採收第二次。下部葉採完後停烤10天左右,等中部葉充分成熟後繼續採烤,中部葉炕次之間仍間隔6-7天,中部葉採烤結束後,停烤10-15天,然後採烤上部葉。
B上部葉最後4-6片充分成熟後一次性採收。下端的2-3片葉與上端的2-3片葉分別堆放,分別掛杆,下端的2-3片葉掛在上棚,上端的2-3片葉掛在下棚。
C真正營養均衡、發育良好的煙田,菸葉成熟比較集中,每次每株採烤葉數都要在3片和3片以上,完全可以5-6次將菸葉採烤完,這是菸葉生產發展和提高菸葉質量的一個趨勢。
二增加烤房容量、落實科學烘烤
要實現科學烘烤,首先要有先進科學的烤房,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我縣的“立式爐灶-氣流下降式烤房”(L-QX烤房,下同)是當代中國比較先進的烤房之一,其效益可增加,不用L-QX烤房烘烤,談不上科學烘烤,L-QX烤房是開陽菸葉的核心競爭力。
要實現科學烘烤,至關重要的是烤房容量要適宜,然後才是烤房效能要好,即裝置齊全、升溫靈敏、排溼暢通、保溫保溼、平面和垂直溫差都要小。
實施以平衡施肥為核心的科學種煙之後,菸葉成熟期更會集中,每次採煙會3片以上,全季煙有可能5-6次就烤完,再加上上部4-6片葉一次成熟採收,烤房容量不足的矛盾就會充分暴露出來。據估計,我國因烤房不足造成的損失有20%左右。所以現在烤房標準化建設的標準是:首先是烤房容量要足並適當增大,其次是效能要優。
烤房容量(裝煙量)確定的基本根據是:每次採收菸葉的總數量,即按照實際種煙面積,每畝株數和每次採收的葉片數:
1畝煙每次採收的葉片數:1200株/畝×3-4片/次=3600-4800片;
1畝煙田每次採收的杆數:3600-4800片÷120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