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陽菸農每年相對於過去的舊烤房可增收現金1090萬元,增創稅收218萬元,節約原煤3268噸。
曾祖蔭的烤房試驗還得出一個至關重要的結論:那就是L-QX烤房烤出的菸葉比舊烤房烤出的菸葉致香物質增加,也就是說新烤房烤出的菸葉比舊烤房烤出菸葉香得多。這就是開陽菸葉的評吸質量雄踞全國第一的理論依據。
曾祖蔭的這些已經得到完全證明的科學結論早在2002年就發表在當年的《貴州農業科學》第6期上。
事實雄辯地證明:開陽菸葉確實是因為內在質量優越才登上中國菸葉質量皇冠的寶座的。難怪2004年8月,國家菸草專賣局局長姜成康專程來開陽煙區視察後激動地說:“開陽菸葉質量是國內一流的,種植水平上檔次,技術含量高。”並稱贊開陽“無愧於全國菸葉生產先進縣”的光榮稱號。
曾祖蔭的“開陽模式理論”是什麼呢?其內容很多,也很豐富,其主要內容已發表在2004年的《耕作與栽培》雜誌第3期上,但其核心內容則體現在他的“開陽方程”上,即:
中國優質菸葉栽培理論+開陽的L-QX烤房+中國的三段式烘烤理論=優質菸葉
開陽菸葉獲得全國評吸質量第一,米坪鄉僅三年時間其菸葉質量從原來的全縣第九名上升到全縣第一名,從而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就是按“開陽方程”來生產菸葉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曾祖蔭從實踐中發現了“開陽模式理論”,發現了“開陽方程”。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曾祖蔭得出結論:中國要生產趕超辛巴威和巴西的優質菸葉,就必須按“開陽方程”來生產,否則中國菸葉將永遠落後於外國菸葉。
曾祖蔭已將他的“開陽模式理論”抄報國家菸草專賣局和中國菸草總公司,國家局已做出批示要推廣開陽的L-QX烤房。。今年國家局組織全國知名菸草專家宮長榮等審定透過:要在全國推廣的小型密集式烤房,其核心內容就是開陽的L-QX烤房。這說明他們在行動上已承認了曾祖蔭的“開陽模式理論”,這就是曾祖蔭對中國菸草事業的貢獻,曾祖蔭的成就已和中國優質菸葉生產密不可分。
至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1996年曾祖蔭由貴州農學院引進EB-1型烤房開始,到發明L-QX烤房,到發現生產中國優質菸葉的“開陽模式理論”,開陽的烤煙生產便進入了它的第三個光輝的里程碑,這個里程碑的起點就是1996年。
開陽烤煙生產的第三個里程碑有什麼重大意義呢?那就是中國菸葉生產必須走“開陽模式理論”之路,就是開陽烤煙生產引領著中國菸葉生產的前進方向。
開陽烤煙生產的第一個里程碑是在上個世紀的70代,第二個里程碑是1987年。這兩個里程碑為第三個里程碑的崛起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和堅實的理論基礎。而第三個里程碑的建立和那兩個里程碑的建立一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晶,是開陽菸草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歸根到底是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的。
曾祖蔭發現“開陽模式理論”並在實踐中進行推廣應用從而取得顯著成就並不是偶然的,是他在16年的菸草生涯中勤奮工作,努力學習,敢於開拓創新的結果。
在曹振嶽經理的領導和支援下,曾祖蔭主持了以“中美合作改進中國菸葉質量”試驗、示範為主要內容的第二個里程碑的建立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曾祖蔭於1989年發明了“開煙一號育苗制缽器”。那個時代的專家們用實驗論證了這種制缽器育苗是當時中國最好的假植育苗方法,貴州農學院還把它的製作方法和功能編入教材。在以後的歲月裡開陽再也沒有買過“營養袋”,僅這一發明就為開陽節約100多萬元。以後曾祖蔭還發明瞭“分層施放、定量到株”施肥法,這一成果得到貴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後曾祖蔭還發明瞭“有機物釀熱漂浮育苗法”,受到專家們的好評。曾祖蔭的這些發明、創新和理論研究以數十篇論文的形式發表於國內的許多雜誌上。曾祖蔭的這些論文和他的辭條還被收錄入《中國改革經緯錄》、《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中國專家大辭典》等大型文庫中。在這些辛勤勞動的結晶裡,在這些科技創新和理論中,曾祖蔭於1997年獲得了高階農藝師的榮譽。
顯然,沒有這些科技創新和理論準備,一箇中國菸草史上嶄新的,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烤煙生產程序的“開陽模式理論”是不可能產生的。
曾祖蔭分管烤煙生產,大搞科技興煙的年代是1986年到2002年,在這16年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