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有rì軍開始要接近自己的陣地了,才命令自己的迫擊炮停止shè擊並撤回陣地後方的另一處炮兵陣地。
由於60MM迫擊炮的最遠shè程才有800米,經過幾年的改進也就提高到1000米左右,所以迫擊炮一撤到後方的陣地,就不能準確的打擊到碼頭上的rì本軍隊了,壓力大減的rì本第六師團官兵,趁著沒有炮擊的時間,連遊帶爬的想盡一切辦法,加速登上了杜寮港的碼頭。
就在杜寮港碼頭遭到臺灣軍隊炮擊的時候,身處港外驅逐艦上的第六師團師團長大久保chūn野中將就要求驅逐艦迅速開火,以掩護rì本軍隊搶佔碼頭,但是由於遲遲找不到臺灣軍隊的炮兵陣地,驅護艦上的艦炮也只能乾著急。
隨著rì軍逐漸深入到港口外的陸地,並且遭遇到臺灣守軍的炮火攻擊,驅逐艦上的艦炮才得到了大概的位置座標,開始對臺灣軍隊的陣地發起了炮擊。
鄭發仔給上級發完電報以後,就按照演習中演練的內容,佈置好自己的5門60MM迫擊炮,然後由炮手調整好預先測算好的標尺,照著碼頭上正在下船的rì本陸軍,就是一頓猛shè。這些臺灣陸軍沒經歷過實戰是不假,但是每年都有好幾次全軍的演習,演習的內容無不是怎麼樣防禦敵人登陸,從埋設地雷,到組織阻擊,從躲避敵人海面炮擊,到利用自己的機械化優勢,包圍和分割已經登陸敵人,反正是**防部和總參謀部裡那些人能想到的都會拉出來練好幾遍,實在想不出來新鮮的了,就把以前舊的再練習幾次,反正劉芾不怕花彈藥錢,每次實戰演習都是真刀真槍的上,大炮、機槍、地雷、裝甲車都是實戰,每年光是演習中報廢的車輛和火炮,就能夠再組織一支3萬人的軍隊了。
都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種演習已近深入到臺灣陸軍的骨子裡去了,鄭發仔後來回憶說,當時就沒感覺到害怕,反正距離遠也看不到對方是誰,就當演習打吧,什麼炮擊、地雷、阻擊陣地、裝甲車反擊啥的,都是按照演習裡的內容作的,只是最後海面上的敵人驅逐艦開始炮擊的時候,這些臺灣陸軍才發現,這個不是演習,因為演習中沒有用過這麼大口徑的艦炮轟擊自己,這才感到了害怕,於是,槍也打不準了,炮也不會瞄了,更可氣的是,副連長居然帶著幾個士兵,乘坐著連裡的幾輛摩托車獨自撤退了。
第四十二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
() 本來鄭發仔的連隊在開始打的還不錯,憑藉著預先挖好的掩體,用半自動步槍、輕機槍、迫擊炮和地雷等武器,按照演習裡學來各種阻擊戰術把想衝出港口的rì軍打了個措手不及。rì軍的戰鬥經驗和素質雖然比臺灣陸軍高出很多,但是對臺灣軍隊的半自動步槍和輕機槍等武器實在是找不到合適的反擊方式,再加上隨時可能踩上或者拌上一兩顆地雷,那種撲面而來的鋼珠雨也極大的打擊了rì軍計程車氣,一時間,已經登陸成功的幾千rì軍還就被頭一次實戰的一個臺灣步兵連給牢牢的壓制在了進出港口的唯一一條通道里。
rì軍組織了好幾次衝鋒,都被彈雨給打了回來,臺灣軍隊的子彈好像不要錢一樣,不管rì軍進攻不進攻,反正只要槍管不紅,大概瞄著rì軍的方向,抬手就是打完了一個彈夾算,尤其是那幾門60MM迫擊炮,一直保持著每分鐘20發左右的shè速,對沒有什麼掩體的rì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不過等到海上的驅逐艦一開炮,那些120MM以上炮彈遠不是臺灣陸軍在演習中見識過的,俗話說新兵怕炮,老兵怕哨,沒經歷過戰火洗禮的鄭發仔連隊裡,立刻就慌了神,有的一頭拱在戰壕裡就不敢抬頭了,有的爬出戰壕,就往後跑,剩下還在勉強堅持的,也都渾身發抖,子彈也就不知道打到哪裡去了。
鄭發仔雖然大字不識一個,除了臺灣哪裡都沒去過,見識更為短淺,但是他有一種天生的軍人天賦。軍艦一開炮,那種呼嘯而來的壓迫感讓他自己也渾身顫抖,足足慌亂了好一陣,不過見到自己的手下除了逃跑的,就是東躲xī ;zàng的,他漸漸從慌亂中稍微平靜了下來,一邊在戰壕裡挨個抓起躲藏計程車兵,告訴他們躲也是死,抬頭開槍沒準還能活,一邊用戰地電話通知自己的預備隊,趕緊上來補充人員,並把連隊裡的裝甲車給開上來,打算利用裝甲車上的重機槍,來幫助壓制rì軍的進攻。
隨著戰壕裡計程車兵逐漸熟悉了這種炮擊,再加上鄭發仔的一通安撫,有部分士兵開始能稍微正常一點的作戰了。不過由於連跑帶亡,鄭發仔的連隊陣地上的火力已經減弱了很多,這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