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頁)
人員和大量資金被吸入了聯邦境內,首先受益的就是安南三省和菲律賓群島,由於法國人和西班人在之前的殖民統治中還算認真負責,所以安南三省,尤其是原越南境內和呂宋省內的基礎建設還算完備,再加上聯邦經營了很久的三寶顏省,都成為了國內外投資者的首選之地。
南海聯邦zhèng ;fǔ也為這些國內外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支援,首先是從可對民間開放的投資專案上,繼續放開了一部分原來不許涉足的領域,比如說發動機製造、部分石化產業、醫藥生產、電子產品、合成樹脂等。其次,聯邦zhèng ;fǔ繼續為國內投資者提供中小額度的低息貸款,以便這些國內的初級企業家們,能夠再資金上不差外國投資者太多差距;最後,聯邦zhèng ;fǔ進一步降低了各種高附加值產品的稅收,並且對農業產品提供了國家補貼,一邊鼓勵企業進入技術含量更高的領域,一邊保護農民階級不會被工業化浪cháo捲走太多。
在1919年10月份,劉芾在一次聯邦zhèng ;fǔ的工作會議上,頭一次提出了遷都的提議。這個提議把當時在座的絕大部分zhèng ;fǔ部長們都給驚呆了,大家一致的想法就是:總統是不是瘋了,沒事遷那門子都啊?不過由於劉芾大權在握,雖然說是聯邦zhèng ;fǔ,但是基本和dú ;cái沒啥兩樣,軍權和財政大權都掌握在劉芾一個人手中,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龐大的聯邦內務部當做劉芾的私家偵探+保安+打手,各位部長們就是想法,也不敢直接說,只能繼續聽劉芾的解釋。
首先,劉芾從地理位置上指出了臺北作為聯邦首都的劣勢,在整個聯邦版圖中,臺北基本屬於聯邦的東部邊疆了,再往東就是大海和琉球群島,雖然聯邦的海空軍都可以保證首都不受外敵攻擊,但是長期把首都放在一個危險的地區裡,會對聯邦的軍事部署和發展方向造成很大的影響。
然後就是從聯邦的未來發展方向上來說,向東,向北基本無望。向東,是大海,琉球和rì本列島,發展的潛力不大,至少不是聯邦現階段所需要的。而向北,是中國大陸,從劉芾的內心來講,實在是不願意衝上大陸去,和本族豪傑們打個頭破血流,與其兄弟相爭,不如自己再去開闢一個華人的國度,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2個華人國家總比1個華人國家對這個民族好處更多。
向東、向北聯邦都無法取得更大的發展,那麼就只剩下兩個方向了,向西和向南。在西邊,是印度次大陸,安南三省和泰國、緬甸、印度還有馬來西亞,都處於這塊大陸上,現在這裡基本上都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向南,就是一塊人口密度非常小而又非常富饒的大陸,澳洲,在現今,哪裡只有兩個國家,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如今也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
相比較而言,劉芾打算向南發展,因為澳大利亞有著和美國一樣的獨特地理位置,不易遭到陸地上的攻擊,而海軍和空軍正是聯邦引以為豪的主要武器,況且,用海軍和空軍去進攻一個單獨的隔海大陸,比用陸軍從陸地上發動進攻要難的多。有了這種地理上的防禦優勢,聯邦就可以像美國那樣,省去很多軍費,而用於經濟和科技的發展。
另外,澳洲大陸上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能源儲備,而它廣袤的土地上,不管是發展工業、農業都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寶地,如果不趁著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全世界最後的洗牌機會拿下澳洲,劉芾覺得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南海聯邦就等於是失敗。
最後,如果拿下澳洲,整個東南亞基本就沒有白人的蹤跡了,這對於東亞的發展與和平,都是一個好事,對於聯邦的未來也非常重要,畢竟,留著一個白人國度在自己的身邊,況且它還那麼的強大,劉芾會非常不舒服的。歐美列強可以利用澳洲當做插入東南亞的橋頭堡,隨時監視並限制南海聯邦的發展。
既然決定了國家的發展方向,那麼zhèng ;fǔ的一切計劃、一切安排就都應當以這個發展方向為前提,而遷都,也正是為了把聯邦的發展重心,由東北部的臺灣島向聯邦南部傾斜。至於遷都的目的地,劉芾早就選好了,那就是位於加里曼丹島的一座新的城市,向陽市。
第三十二章 國際聯盟
() 從1918年開始,向陽市就已經開始建造,當時zhèng ;fǔ中的很多人都奇怪總統為何要在哪裡建造一座大型城市,而且這座新城市的建造規格非常高,不僅在規劃上要求達到100萬人的規模,在交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