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壓力剛剛減緩,內部又事了,真是不省心啊。不過頭疼歸頭疼,該處理的還是要處理,而且要快,臺中是臺灣重要的蔗糖和亞麻產地,還建有很多糖廠,如果救災不及時,那麼農作物就會大幅度減產,嚴重影響當地乃至臺灣的發展。
如何救災劉芾還是稍微懂一點,靠當地zhèng ;fǔ肯定不行,靠國家支援,來不及,最快最有效的就是動用軍隊。於是劉芾釋出了上任以來的第一個總統令:調派彰化附近的駐軍,火速趕往災區,進行第一波救災,並控制災害的蔓延。然後再電令彰化縣速度查明受災區域和損失,配合軍隊做好防疫和安置受災居民的工作,並把具體數量上報民政部,再決定後續的災後建設事宜。
總統令一發出,立刻得到臺灣社會各界的支援,以前在大清朝,受災了以後,無家可歸的災民只能自己向附近的城鎮轉移,餓死病死那是正常,僥倖能跑到城市附近,還不一定能進城,只能再城外等著富戶舍粥或者衙門開倉放糧。拿到救濟的糧食,也等不到下一季的農作物收穫,只能賣兒賣女賣自己。更可怕的是災後的瘟疫,由於臺灣天氣溫和cháo溼,人畜的屍體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將汙染水源,從而引發各種規模的瘟疫。
現在新的zhèng ;fǔ雖然也搞了一些遭人反對的措施,比如合作社、銀行貸款等,但是那些政策只是一部分比較富裕的地主反對,廣大的窮人和社會底層階級都是願意接受的。這次總統宣佈動用軍隊救災,還給災民安置臨時住所,統一發放救災糧,真是比大清朝強多了。
劉芾佈置完救災的工作,立刻又找來了內務部部長徐增亮,這個徐增亮年齡21歲,是以前“衝鋒隊”裡年齡最大的、各種學習成績最好的學員。由於在多次參加清洗和滅口行動中表現出很強的協調管理能力,劉芾就任命他為內務部的部長,專門負責國內外的情報、安保等工作。
劉芾這次給徐增亮又派了一個不太難的工作,就是由內務部秘密派遣工作組,融入到各個救災環節中去,檢視在此次救災和重建工作中是否有人發國難財,然後整理出材料,直接上報給總統。
這次受災的是彰化縣的東南部的二水地區,這裡是彰化平原通往zhōng ;yāng山脈的必經之地,整個地區非常狹窄,被夾在八卦山與濁水溪之間。濁水溪發源於高山地區,上游落差很大,溪水湍急且量大。在夏季雨水集中的時候,溪水的含沙量很大,致使中、下游河道淤塞嚴重,以致經常遷徙改道。
今年山區大雨不止,河水暴漲,河道再次更改往北,衝破了原來的堤岸,把附近的幾十個村莊都淹沒了,受災人數超過了3000。
由於軍隊行動迅速,後續措施跟進的及時,除了在水災中淹死的300多人外,被迫逃離家鄉的災民並沒有再繼續受難,而是就近安排在南投、員林等地搭建的臨時窩棚中。
災民被軍隊集中管理,口糧、藥品、飲水等都是按時發放,一直到洪水逐漸散去,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疫情和sāo亂。離家了2個多月的災民在軍隊的幫助下,紛紛返回家鄉,由當地臨時成立的救災點發放糧食和種子,並鼓勵災民向銀行借貸無息貸款,以度過災後最難的一段時間。
從災害發生的6月份,到洪水退卻災民陸續返鄉完畢的8月份,兩個多月的時間裡,軍隊、當地zhèng ;fǔ、義務救災民眾和zhèng ;fǔ各個部門的檢查小組由各自為戰到積極配合,不僅完成了救災防疫的任務,還總結出很多經驗和教訓。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當全臺灣的軍民都關注著救災的成績的時候,一份秘密報告就放到了劉芾的桌上。報告是由內務部提交的,報告內容就是在這次救災活動中,出現的幾個異常情況。牽涉其中的有軍隊部門的官兵、地方zhèng ;fǔ的工作人員和當地的幾個地主,職位最高的是一個陸軍團部的後勤官,他和地方zhèng ;fǔ及地主勾結,倒賣災民的口糧,然後以次充好,再發放給災民。其他的如趁機造謠詆譭zhèng ;fǔ的、聚集災民哄搶救災物資的也有幾個,不過由於發現及時,損失不大。
劉芾早就料到了這個結果,所以並不意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這些東西。至於怎麼處理,劉芾倒是想了半天,最後決定,與其偷偷摸摸的處決,不如公開槍斃。雖然這些罪犯大部分是zhèng ;fǔ人員,公開以後對zhèng ;fǔ的名聲有一些影響,但是誰能沒錯誤啊,能及時糾正,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