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我只是想拍好電影而已(第1/3 頁)
周星馳沒有吹牛,實際上他還算是謙虛了。∠,→x.
《刀馬旦》在香港算是大賣了,雖然票房沒有衝破四千萬,但以文藝片而論,《刀馬旦》不知道超過第二名多少萬。
在周星馳主演的《逃學威龍》上映前,香港影壇最主要的聲音就是由《刀馬旦》發出的。
然而,就在《刀馬旦》漸漸落幕後,還沒等其他電影公司緩一口氣。周星馳主演的《逃學威龍》就羞答答的登上了香港一百家電影院中。
天下影業這次差點沒被那些撞車的中小型電影公司給罵死。
尋常影片都是在上映前瘋狂的宣傳打廣告,上映後憑藉電影的質量,依靠觀眾口口相傳來贏得票房。
可誰知道天下影業這次居然玩兒陰的,不聲不響的上映後,才開始鋪天蓋地不要錢似得砸錢做廣告。
鳳凰電視臺,無線電視臺,明報,電影雙週刊,成報,東方日報……
總之,幾乎所有的傳媒業都有這部電影的介紹和上映盛況。
無數人被他們這般不計成本的宣傳給趕進了影院。
一千萬的電影投資,宣傳用去了六百萬……
不過,憑藉強力的宣傳和電影本身優良的品質製作,這部電影呈現出了大江決堤式的爆發。
所有在不明情況下上映的電影,全部如同擋在洪峰前的碎石一般,被卷的不知何處去了。
最鬱悶的當數德寶電影公司的潘笛聲和洪金寶。
本來依靠著新寶院線的存在,德寶電影公司應該活的很瀟灑才是。有了發行渠道,並且還都能排上黃金檔期。可以說,只要片子質量還過的去,那麼就能百分百的穩賺。
然而讓兩人鬱悶的是,德寶和新寶院線因為根基淺薄,沒有什麼庫存的片庫,所以自建立以來。上映的電影都是一些中小型獨.立電影公司拍出來的獨.立電影。
這些電影之所以願意在新寶上映,而不是選擇在全港擁有一百家影院的天下院線上映,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的電影過不了天下院線的稽核制度。
他們大多都是社團勢力投資的影片,利用各種不可告人的手段請來導演、編劇和演員,然後胡亂搗鼓出一部片子,就想來圈錢的。
這種粗糙的電影在天下院線絕對沒有透過的可能,於是大量的這種粗製濫造的跟風電影就在新寶院線上映了。
香港市民初期或許還願意就近的去新寶院線的影院看看電影,可一次去了失望,兩次去了失望。三次人家就不去了,口碑壞了!
大量粗糙製造的影片使得新寶院線從開門的第一天起就開始虧損,並且保持著不斷增長的財政赤字。
開始的時候,有德寶電影的良好製作撐著,不時還會有點希望。可自從海量的爛片湧入後,上座率是越來越少。
德寶為了挽回局勢,洪金寶和潘笛聲花費了大精力精心製作了一部很優良的電影,叫做《皇家師姐》。
這部電影的編劇是香港影壇最著名的編劇之一黃炳耀花費了大力氣寫出的。導演則是著名的動作片導演元奎,他導演的動作片以設計的動作飄逸灑脫。又快速絕倫,並且能體現中華武術的精髓著稱。
而這部電影的主演則是潘笛聲為之瘋狂的大馬小姐楊紫瓊和七十年代就成為亞太影帝的姜大衛。
總之,這部電影堪稱兵強馬壯,精品中的精品。
如果這部電影放在天下院線上映。絕對算的上是一線大卡司,而且口碑必定不錯。說不得還能和《逃學威龍》較量一番。
然而,由於前期投入太大,導致宣傳費用有限。使得這部電影只能在無線和幾家報紙的邊緣打打廣告。德寶本來是想憑藉觀眾的良好口碑發展起來,帶動票房。
如果沒有周星馳的這部《逃學威龍》,說不得《皇家師姐》還真的能夠為德寶扳回一盤!
可惜。面對《逃學威龍》鋪天蓋地的廣告,以及全香港整整一百家影院的強大發行渠道。
《皇家師姐》在觀眾那裡積攢的一點口碑,如同見了烈日的淺薄積血一般,迅速融化消失了。
慘敗!
超過一千三百萬的投資,在香港的最終票房卻連一千五百萬都沒有達到。
而同時期的《逃學威龍》卻如同嗑了藥一般,一千萬、兩千萬、三千萬、四千萬,到了四千萬居然依舊沒有絲毫停止的架勢,在上映的最後一個星期,強勢的突破了五千萬票房大關!
天下影業再次創作了新的票房紀錄,只不過他們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