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放養(第2/3 頁)
親帶bb不應該親自帶在身邊,細心呵護嗎?”
周慧敏撇嘴道:“你說的是女孩兒好不好,男孩子就應該放養。嬌生慣養的男生是沒有出息的,這是姆媽告訴我的。”
林清霞在一旁好笑道:“小敏,姆媽還教你這些?你那會兒應該很小的呀!”
周慧敏得意道:“小時候姆媽雖然很愛羽哥哥,但從來不嬌慣他,也不會寵溺他。哪裡像現在,伯父和大哥,還有義父他們寵他都快寵死了!我小時候就很好奇,姆媽為什麼對我會比對羽哥哥還好,姆媽就是這樣告訴我的呢!”
眾女聞言,看了看一臉得意洋洋的周慧敏,又看了看站在一旁顯得玉樹臨風卓爾不群的燕青羽,紛紛若有所思。
“耙耙!耙耙!”
大寶小寶鑽過桌子凳子和一條條大長腿。跋山涉水的來到了燕青羽的腳邊,兩人動作都是一模一樣的,抱著燕青羽的小腿。一邊咯咯笑著,一邊大聲叫著。
燕青羽脫去外套,笑呵呵的隨意坐到地上,一手一個抱在懷裡,嘰裡咕嚕的和兩個兒子用火星語交談起來。
……
最終,趙雅芷還是沒有出去,她實在不能放心大寶小寶還有懷著雙胞胎的鐘楚紅。
張家自然也有勤務人員。甚至還有保健醫生在,但趙雅芷卻不放心將孩子交給外人帶。儘管她的兩個兒子已經被遠送到了英國。
不過若非燕青羽向她保證。如果波仔和宜仔在英國受的教育不好的話,就一定將他們接回來,那趙雅芷也不會答應讓她兩個兒子出國的。
波仔和宜仔如今都在英國皇家公學裡讀書,趙雅芷每月都會和燕青羽飛一趟倫敦去看望二人。令她欣慰的是,波仔和宜仔現在都有非常懂事,言行舉止都彬彬有禮。
改變最大的,是兩人現在已經有了勇於任事的苗頭。
兩個小人兒每次都會領著燕青羽和趙雅芷,在他們古老的校園內散步,遇見同學或者老師和校職工時,兩人總會彬彬有禮的微微頷首,用標準的英倫腔問一聲好,若是關係不錯的。還會給他們的朋友介紹一下燕青羽和趙雅芷。
不再會像以前那樣,遇到陌生人就往大人身後躲藏。
燕青羽重金從臺灣請了位國術大家,專門教導家中未來的子弟的身體鍛鍊。燕青羽還領著波仔和宜仔去拜訪了臺大和臺灣清華大學的幾位德高望重的國學大師。好話說盡,各種貴重的禮品不要錢似得灑了出去,這才讓幾位德高望重的國學泰斗感受到了燕家的誠心,勉強收了波仔和宜仔做記名弟子。
所謂記名弟子,就是那種隨時可以開革出門的弟子。
當然,這也只是走個過程和麵子罷了。這些人老成精的厚黑學泰斗是不會真的將張家四少的孩子趕走的。只不過燕青羽的做法會讓他們更加用心的教導罷了。面子都是相互給的。
燕青羽不會找那些窮鑽故紙堆的皓首老儒來教導孩子們,燕青羽擇師。第一個要看的就是老頭兒混的怎樣。
孩子送到西方就是為了學習光明騎士的勇敢樂觀精神,而中華文化裡雖然也有這種大無畏不怕死的奉獻精神,甚至比西方的騎士精神更勇敢,但燕青羽真心不敢讓孩子們去學。因為他擔心他們會自告奉勇的去當炮灰……
相比而言,西方講究的騎士精神,雖然也號召騎士勇敢殺敵,要懂得責任和擔當,但西方人最看重的還是人性。東西沒了不要緊,人才是第一位的。而華夏思想恰恰相反,漢人講究人在城在,人不在也要死守城池!
燕青羽不希望孩子接受這般極端的勇於犧牲精神,這樣的人的確偉大,令人敬仰,但卻太過偉光正,燕家畢竟不是上帝,也當不了救世主……
接受了符合人性的光明騎士教育,那麼還要接受老祖宗的儒家腹黑精神。
俗話說,秀才殺人不用刀,以唇為槍舌為劍。
燕青羽認為,世上四大文明古國,之所以只有中國能夠延續至今而沒有斷絕,最大的原因就是老祖宗們將人心的鬥爭藝術演繹推展到了極致。
即使華夏民族在數千年曆史上屢次被外族入侵統治,但到了最後,漢人一定能夠翻身。
從犬戎開始,再到五胡亂華,再之後的隋文帝不是漢人,唐高祖和唐太宗同樣不是漢人,遼國皇帝是契丹人,金國皇帝是女真族,元朝皇帝是蒙古,清朝皇帝是女真。
唐宋元明清五朝,有三朝的血統是外族的。
他們的鐵騎踐踏在華夏的大地上,他們的彎刀砍下了成百上千萬的漢兒頭顱,他們金戈鐵馬威風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