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八六年的奠基(第2/3 頁)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是放眼整個華人世界,甚至是在全球的世家豪門中,卻是徹頭徹尾的暴發戶。
如果他們不尋求轉型,依舊只是依靠地產和金融去大發暴利之財,那他們的影響力將會始終不過爾爾。
不過,以李超人的精明,其實已經開始尋求轉型了。比如說能源,比如說電信,比如說海外佈局……
當然,到目前為止,這些家族也只是看好燕家,燕青羽現在也只是初步進入他們的眼界,想要被他們納入體系當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
……
時間,總是不經意間流逝。
無論是快樂的,傷心,悲傷的,還是歡喜的。
八六年,對燕青羽來說,是普通的一年,卻又是極為不普通的一年。
在這一年中,他一舉將初步入侵入娛樂圈的諸多社團勢力清掃出大半。就算還有幾家電影公司,但卻都是按照燕青羽的規矩行事的。
至於其他的。全被打發去拍桃色電影,灌成錄影帶,去和日本日活電影公司爭飯吃去了。
為此。山口組和香港數大社團很是來回交手了幾次。
雖然山口組財大氣粗,人多勢眾,但到了香港的地盤上,畢竟還是失去了地利人和。來來回回鬧了幾次,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除了將這顆最大的毒瘤清出局之外,燕青羽還透過一系列的風波,一舉奠定了旗下傳媒“客觀、嚴謹、事實、求是”的根本原則。
在燕青羽被無數人用最惡毒的話攻擊的時候。他都沒有考慮過用明報或者是鳳凰電視進行反擊。
不僅如此,雷家參股的新藝城拍出的電影還依舊能夠進入天下院線進行拍檔。甚至還能取得不錯的檔期。
只此一點,就讓無數人心服口服,再也不會懷疑燕青羽定下的規矩。
這是一個良性的開始,許多人也開始正視起明報和鳳凰的影響力。
鳳凰電視倒也罷了。最近都在忙著策劃張羅《中華好聲音》,雖然也趁機大肆宣傳了番,但終歸沒有再出什麼大動作,還只是在醞釀蟄伏中。
但明報卻不一樣了!
沈新寶不愧是報業運作的高手,在燕青羽的強力支援下,以勢不可擋的氣勢,連續吞併了數家優質的報業。
除了《明報》、《明報週刊》、《明報月刊》和《明報晚報》外,還開創了《明報娛樂刊》、《明報影評刊》、《明報文談》和《明報金融刊》。
此前,明報雖然在聲勢上堪稱香港第一報業。但論真正的實力,其實還是比不上東方日報,成報還有天天日報的。
這些報紙單份的銷量或許並不是太高。但他們每一家報紙都有不少類別,每一份上的廣告收益又不同。累積起來,卻是要比明報高出不少。
但現在情況又不同了,沈新寶趁著天下集團風頭大盛的局面,手握大筆重金,收購也好。兼併也罷,總之。大力發展下,將明報的盤子徹底打了下來。
而天下金融那邊更是形式喜人。
經過廣場協議簽訂之後,日元持續升值不止,數不盡的外資湧入了日本股市,使得日股如同坐了火箭一般,連連上漲。
日本國內的gdp分佈中,金融業佔的比例已經和實業持平,而且,開始漸漸超趕。
這從長遠大局來看已經是一個危險的訊號了,但是對當下的日本人來說,卻是有史以來最好最幸福的時代。
家裡的錢財只要投入股市,用不了多久就會翻倍,再過段時間又翻。
現在,日本大媽們上街買菜都是穿著拖鞋開法拉利。
用鈔票點菸的戲碼,絕不只會發生在香港股市爆發的時候……
可以想象,天下金融在這場盛宴中吃成了什麼樣。
當初投入日本股市的兩百億港幣,現在,已經逼進五百億大關了。
如今的劉鑾熊已經和一年前的他不一樣了,作為手中掌控著近五百億資金的大豪,在香港,已經可以直接和李超人這一級別的大拿們對話了。
“風扇劉”、“大劉”這種一年前的稱呼,如今也不再適用於他了。
現在,所有人見到他,都會客客氣氣的說一聲“劉生”。
要知道,一年前,雖然也有一些人稱呼他為“劉生”,但大多數還是叫他“大劉”亦或是“風扇劉”。
而李超人這個級別,甚至是雷訣昆這個級別的大亨們,頂多也不過叫他一聲“熊仔”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