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一念轉命(二)(第3/5 頁)
話故事、各地習俗,或者寫他自己的生活日常,有時是“微臣今日垂釣,偶吟一首小詩,請陛下聖閱點評”、有時是“昨兒沐休,約二三文友在某某地吟風弄月,賦詩作畫”、有時又寫“微臣讀某某賦,某某說,某某奏議有感”。
凡此種種,不僅可使盛康帝解乏提神,也常常能使盛康帝從中看見民生疾苦,故此他最愛看的請安摺子便是洛文儒的。
片刻,盛康帝面上表情卻和以往有異,是似惱非惱,似笑非笑的模樣。張全正納悶,莫非是魯國公請安摺子裡寫了犯忌諱的事兒?不對啊,魯國公面上看去雖一副油鹽不進,頑固不化的模樣,可這個人卻最會揣度聖心,萬萬不會自找罪受,那就是因為別的緣故?
而洛文儒的這份請安摺子卻是如同和老友嘮嗑一樣的,他把自己無嗣的苦惱,對嬌女的疼寵都一一告之,並試探的問,能否將爵位傳給女婿入贅後所生的外孫。
這在本朝還是第一例,也無典故可尋。
然而正如周氏逗趣時所說,前人沒幹的事兒咱們幹了,咱們興許也能如同賣身葬父、臥冰求鯉一般,也成一則典故流傳千古不是。
再說了,事兒都是人幹出來的,咱們給後人做個例子不就是了。後世慈父慈母若也遇到咱們夫妻的情形,若遇族人反對,咱們不就成了一則現成的典故嗎,這是為後人積福。
當時周氏說完,夫妻二人便相視捧腹大笑。
此時便聽盛康帝道:“洛文儒這是要和朕搶孫子?他問過朕的意思沒有?這個洛文儒,他是恃寵生驕!朕必不能輕易饒他。張全,去把沐休的洛文儒給朕召進來,朕在這裡腰痠背疼的批閱奏章,他卻逍遙快活去了,朕看著礙眼。另,命他即刻組織吏部大小官員,將全國上下大大小小官、吏的生平履歷給朕梳攏謄抄一遍,要求一目瞭然。”
發完一通無名火,盛康帝遂提起硃筆批閱如下:洛文儒,你給朕滾回來!
“拿著這摺子去召他。”盛康帝隨手將摺子往地上一扔道。
張全彎腰撿起,趕緊應旨。心中不禁想到:陛下呦,那能怨得了人家魯國公嗎,是您不認兒子的啊。
於是,在洛文儒躺在竹椅上昏昏欲睡的時候,他被自己女婿給坑了一把。
想了想,盛康帝又趕緊對張全吩咐,“他不是要考武舉嗎,讓他考,他若能贏得第一,朕就把他收到身邊來,朕倒要看看這混小子還有幾分能耐。別到時被人揍腫了找朕哭訴。”
何為不搶不香,這就是的。
何為失去才知道珍貴,也是這個道理。
盛康帝心裡清楚那個野兒子的脾性,絕對是葷素不忌的大奸商,他從自己這裡久久等不到認祖歸宗的訊息,魯國公那邊若真能將爵位給他兒子,他拍拍屁股就能轉投洛文儒的懷抱。他這才急了。兒子雖不好,那也是他的種不是。堂堂皇子入贅,這是打他的臉!
張全心裡為錢金銀高興,參加武舉,收在身邊,這就是一個訊號。
一個即將認祖歸宗的訊號!
淅淅瀝瀝的雨從天而降,行人匆匆找地方躲避,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上漸漸空了下來。
“那個孩子沒死,他進京來了,娶了魯國公府掌上明珠洛瑾瑤為妻。文成,你猜他入京所為何來?”
雨越下越大,風漸起。
一頂青布小轎在街道上快步前行,轎子裡坐著一個眼神憂鬱,相貌冷漠的男人,這男人三十來歲左右,眉清目秀,沒有鬍鬚,膚白勝雪。
他在心中一遍一遍的想這句話的含義,他沒死成,還敢入京,娶貴女為妻,那麼他入京所為何來?
心中隱隱不安,卻不願意承認那個孩子會有這樣的膽色!
他還敢入京!還敢入京!
正在此時,迎面疾馳而來一匹駿馬,馬上之人已被雨水徹底打溼,眉眼擰著,很是焦急。
“滾開!”駿馬撞上轎子速度不減反正,他一揮馬鞭,惡言驅趕。
轎內男子冷聲一笑,心道這又是哪一個當街騎馬,橫衝直撞,如此囂張無外乎那幾個目中無人的外戚之子。他倒要看看,這一個敢不敢撞他的轎子。
“當街停轎。”男子驀地掀開簾子。
“籲——”
錢金銀沒想到還真有人不要命,下意識的猛然拉住韁繩。
這馬疾馳的速度太快,驀然被勒住,巨大的衝擊力下,一對前蹄倏忽抬高,仰頭嘶鳴。
與此同時,轎內男子的視線與錢金銀惱恨的目光相碰,錢金銀狠狠瞪了他一眼,指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