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鑑定一件瓷器。這教學生最好的當然是實物鑑定,尤其是並未見到過的外來之物。凌玉章家中收藏頗豐,一般不接待生客。這天因為有幾個學生在,就欣然答應下來。
葉朋一進凌玉章的家,就把大門看了個清楚。兩層厚厚的一夫牌防盜門還加了改造,裡面安上了一把粗粗的鐵門拴。你就是開鎖技藝高超,無聲無息開啟了兩道防盜門的鎖,你也打不開這土法上馬的鐵門拴,只有把牆和鐵門都鑿透,而那樣就有100個賊也都讓抓完了。客廳右面又有一道鐵門,顯然是收藏室的門,門開著,葉朋看得見靠牆放著的一個保險櫃,看來北宋哥窯雙耳三足爐就在那裡面了。葉朋一邊把*機的小視窗對準著目標,一邊和凌玉章握手:“凌老,大名如雷灌耳,能見到你真是幸運,我這件東西有個說法了。”
“劉先生請坐,讓我看看你的東西。”
葉朋拿出的是一件青花釉裡紅梅竹提樑瓷壺。只見那把提樑壺的提樑與壺嘴上均繪製著纏枝葉紋,色彩青中泛紫,濃豔欲滴。蓋面及頸、肩、底部是騰雲飄飛,而壺身則是鮮紅的龍鳳呈祥圖案。底部有六字款識,是藍色的“大明隆慶年造”。凌玉章接過來看了半晌,交給他的四個學生輪流看了,讓學生們先發表意見。一個學生說是清代的東西,一個說是民國初年的產品,另外兩個卻說這把提樑壺不超過二十年。凌玉章問葉朋這東西從何處得來,花了多少錢?葉朋說來自南方的文物市場,賣主言稱這是明朝的官窯,以三十萬元人民幣成交。
“你的這件東西做的還算精緻,不然我的學生們也不會四個人就有三種看法,這說明東西是遮了人眼了。”凌玉章說道,“這青花釉裡紅創燒於元朝,成熟於明代,到清朝雍正時已達爐火純青境界。其藍色猶如天空般幾欲透明,紅色好像桃花般鮮豔欲滴。從那以後,各種仿製品也群魔亂舞,可以亂真了。你的這件東西,年代不超過二十年,是景德鎮匠人仿製品中的中上品。”
凌玉章興之所致,滔滔不絕講起了瓷器界的典章掌故,鑑定技巧,著名瓷器,絕代匠人,不知不覺過去了一個上午。葉朋和那四個學生一樣,也聽得如痴如醉。回到酒店在視窗架起了望遠鏡時,葉朋的心中還閃過一絲愧疚。與凌玉章素昧平生,他作了鑑定分文不取,自己竟又要參與偷他的收藏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五章 無懈可擊(3)
凌玉章家因為處在高高的十五樓上,客廳沒有安裝防盜網,收藏室的防盜網則十分厚實。因為是在白天,客廳和收藏室的窗戶都沒有拉窗簾,所以在望遠鏡下,可以把室內看得一清二楚。葉朋在窗前直看到下午四點半鐘,才見凌玉章進了收藏室。葉朋緊張起來,不眨眼地看著他的舉動。可是那老頭看看這件瓷瓶,摸摸那件瓷盤,擺弄的都是陳列架上的東西。葉朋想了想,拿起了電話。
凌玉章正拿著一件瓷盤看著,電話響了,他拿了起來,是一個北方口音的男人:“我是凌玉章,你有什麼事嗎?”
“我是從哈爾濱來的小葉,早知道凌老有一件稀世珍寶,哥窯雙耳三足爐。我斗膽開口,想買你這件寶貝。”
凌玉章笑了:“不管你是南方還是北方來的,你既然聽說我有這件寶貝,也就應該知道我是不會賣的。”
“凌老,其實我也不是買賣人,真的是喜愛瓷器。如果有商量餘地,你老開價我決不還價。”
“我這件東西,年年不知有多少人要買。有南里北里的大款,有香港臺灣的華人,也有一批一批的洋人。葉先生,你不要說了,想買瓷器找別人去吧,泱泱中華,瓷器珍品太多太多,只要你是真心的收藏者。再見。”
凌玉章放了電話,驕傲的心情油然而生,真正懂一點瓷器的人,誰不知道我凌玉章有這件寶貝呀!他按捺不住那股衝動,終於走過去,開啟保險櫃。
葉朋在望遠鏡前早已看見,這正是他所盼望的。他趕緊再把望遠鏡調整到最清晰程度,正看到凌玉章從保險櫃中拿出一個錦盒,小心地放在桌子上開啟了,裡面的東西被雙手拿了出來,正是葉朋在照片上看得爛熟的那件哥窯雙耳三足爐。只是他聽不到凌玉章那喃喃的話語:“我的傳家之寶,你並不寂寞呀。”
此件東西倒也容易到手,葉朋想,從天而降,有機可乘。
蒼天生下一條黃河,在千山萬壑間奔湧激盪。待到出了三門峽進入河南,那河面頓時寬闊,好似敞開了胸襟,放大了氣魄,舒緩了不平,掙脫了羈絆,就意氣風發起來,浩浩蕩蕩下去,起伏著滔滔波瀾直往東流。這時再看黃河,才真正是一條大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