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 頁)
是不能超過華夏族人的。
華夏民族的融合能力雖強,但牛頭人、半人馬畢竟不是人類,而是異族。
先不論文化,單是身體結構,就與人類大相徑庭。想要將這兩種類人生物融合進來,即使以華夏民族的融合能力,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當然,這個世界,是光怪陸離的奇幻世界,智慧生物的種類異常豐富。
在這樣的世界背景下,以華夏民族強大的包容、融合能力,將異族種族的智慧生物融合進來,倒也不能說完全不可能。
至少,在神祗方面,歐陽靖就有把握,除了女媧這位主神之外,再給牛頭人和半人馬,各給一個華夏古神來拜。
炎帝神農、兵主蚩尤,在華夏傳說中,就是牛首人身,完全可以立起他們的神像,給牛頭人拜嘛,反正這兩位大神,華夏族人也是認可並且會膜拜的。
而半人馬……唔,華夏神祗中,有哪位是半人馬或是類似半人馬的形象呢?
英招?
英招,上古之神,特徵是馬身、人面,虎文、鳥翼。就是一頭有著一雙羽翼,身上有著老虎花紋的半人馬。
老虎花紋、羽翼,都可以看作是神祗的神性象徵既然是神,那當然和普通半人馬不一樣,當然要有神性的特徵。只要主體形象,是半人馬就夠了。
只是,英招的神格有點低啊,只是負責管理天帝花園的神獸而已。在民間甚至沒多少知民度,和炎帝神農、兵主蚩尤根本法兒比。
讓半人馬拜英招……
呃,好像不是不行。畢竟,這裡是異世界,半人馬又不知道英招是幹什麼的。
再說了,英招雖然只負責管理花園,但是直接向天帝負責的,頭頂上司只有天帝一個人。這麼一想,雖然知名度低了點,但英招的神格,好像還蠻高的?
再說,華夏神話中,大禹治水的時候,英招也曾幫助大禹,幹掉過興風作浪的九頭蛇相柳……
那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半人馬的神祗,就是英招。
而拜英招,華夏子民也不會反對,畢竟,英招也是華夏神祗嘛,還是天帝的花園管理員呢……
等待格薩爾帶難民過來時,歐陽靖已在心中,勾畫出了一副以共同的神祗為紐帶,以神系來增強凝聚力,進而在文化層面,融合牛頭人、半人馬的藍圖。
而他的設想,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際操作上,都有著很高的可行性。
畢竟,這是一個有真神存在的世界。
可是草原上卻並沒有真神。
因為草原子民,尚處於原始的祖先、圖騰崇拜階段。而草原部落太分散,各部落人口都不多,一萬多人就算大部落,且大小部落還在不斷地興起、消失,百年曆史的大部落都非常少見。並且草原各部,膜拜的祖先、圖騰又各自不同,因此根本無法凝聚起足夠的願力,催生出真正的神祗。
“大地母親”倒是草原各部,自古以來一直信仰的存在。
但草原各部,並未將“大地母親”視作一個人格神,而是認為,大地哺育萬物,乃是所有生命共同的‘母親’。
因此草原子民,既沒有膜拜大地母親的宗教儀式,也沒有清晰的神祗形象。連形象都是模糊的,怎麼可能催生出一尊,屬於草原子民的“大地女神”呢?
再說,大地這個神職,乃是天然存在的神職。有大地神職的神祗,基本是不可能被人為催生出來的。而是隨著世界、大地的誕生,天然生成一尊無需信仰的“古神”。
而這樣的神祗,也會如大地的屬性一樣,絕對中立,哺育萬物而不爭。不會專門去保護誰,也不會刻意去針對誰。
所以,草原部落民,目前沒有真正的神祗。
而歐陽靖的華胥部,雖然也沒有真正的保護神,但說不定拜著拜著,凝聚了足夠的願力,就真的催生出一尊異界的神農氏、英招神了呢?
就算催生不出真神來,有著清晰的形象、權柄的華夏神祗,也比草原部族那些連形象、教義都沒有圖騰,更能凝聚人心。
歐陽靖思索一番,準備回去後,便發動隊友,群策群力,研究如何造神。說起來,他手下,可是有專業的宗教人士,造神……真不是什麼問題。
這時,望樓下方一陣嘈雜,格薩爾已帶著那群難民過來了。
歐陽靖收斂心思,換上一副既威嚴肅穆,又仁慈寬和的表情,佇立在高高的望樓上,看向下方難民,開始招攬這些落難的牛頭人。
【求月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