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 7 章(第1/1 頁)
《直播歷代王朝開國難度對比與後續》最快更新 [aishu55.cc]
【李景隆是大明名將曹國公李文忠的兒子,他爹李文忠是僅次於徐達、常遇春的武將,是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一。
洪武十九年,李文忠死掉了,李景隆就接替他爹的位置成為新任曹國公,他本人倒是特別喜歡讀兵書,也多次到湖廣、陝西河南練兵。
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虎父無犬子,然而李景隆特麼的是個例外,他就是狗子來著。
靖難之役,他對陣燕王朱棣那叫一個屢戰屢敗,等等,等等、他前期精神還是可嘉的,換個詞吧,屢敗屢戰,聽起來是不是一股堅韌不拔不服輸的精神?】
朱元璋:……
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朱元璋是有印象的,這小娃他原本還挺喜歡的,如今約莫十一歲了吧,看來還是打得少了啊…
朱棣:屢戰屢敗?這……難道是我方派出去的臥底?
朱樉:四弟怎麼命這麼好,大哥那癟兒子搞出這張雷炸。
【好,我們先記住這個人,時代的主角!他是作為壓軸出場的,沒錯,壓軸出場!取代守城老將耿炳文出場的年輕人。
話說最開始的時候,朱允炆就錯過了將朱棣圈禁在都城的機會,放虎歸山。
建文元年二月份時,燕王朱棣親自到都城南京面見朱允炆,史書上記載,燕王朱棣這一次面見朱允炆是非常的高傲,甚至還走皇帝才能走的道路。
不過,在這裡,詩詩覺得應該不大可能。燕王朱棣可不是那麼沒有腦子的人。
同時呢,在這個時候朝廷有個官員叫卓敬,這個卓敬呢,就說燕王的藩地北平啊,是個好地方。
我們都知道元朝就是以這裡為首都的,所以卓敬就想把燕王改封到南昌。燕王去到南昌便毫無根基,這其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但朱允文不採納啊,他往後還說了一句話,“莫教我擔上殺叔叔罪名”。
不過這句話是野史裡面的,野史裡說就是這句話,導致靖難之役中朱允文這邊的將領有些束手束腳的,以至於燕王朱棣憑著這句話,僥倖逃脫好幾次,將這句話充當來朱棣的免死金牌。
總之他們的意思就是,燕王朱棣才沒有那麼厲害呢,都是朱允文一句話導致他們無法搞死朱棣。
但是,想想那是怎麼可能!!朱允文又不是傻,都起兵了,還不搞死人家。
話說回正題,朱允文一直沒有采納其他大臣要將朱棣軟禁在南京的建議。三月份,朱棣回了北平,朱允文完全錯失了一次機會。他又走錯了一步。
回到北平的朱棣幹什麼呢?
他開始了他的演員生涯,開始大飈演技,演什麼呢?
演瘋子!
其演技之真實,放在現代簡直可以拿奧斯卡金像獎了。】
詩詩一邊說著,一邊笑著“啪啪”鼓掌。
朱棣低著頭伸手偷偷抹了抹額頭,這聽著有點尷尬是怎麼回事?
朱元璋雙眉一挑:“老四,咱竟不知你還會演瘋子。”
“父皇,兒子應當是情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朱棣拱手道。
演瘋子而已,若皇位能落到他頭上,他演傻子都可以。
朱樉心裡一陣酸。
【能忍不能忍之事,燕王朱棣不愧是成大事者,他是怎麼演的呢?
大街上朱棣披頭散髮,發狂著大喊大叫,還搶別人的食物,有時非要睡在街頭,還在自己的王府裡挖了一個坑,天天往裡面睡,路過的雞鴨鵝都得痛失清白,被朱棣上去摟一把,喊聲“愛妃”。
朱允炆一開始是不相信的,後來他派了使者去探望朱棣。
那時正是大熱天,使臣一到,見朱棣大夏天還穿著厚厚的棉衣,圍著大火爐,直喊“冷冷冷”。且一日所言,顛三倒四,不知所云。
這使臣啊,就把訊息傳回都城了,朱允炆一聽,他還真信了這一遭。
於是朱棣成功迷惑了朱允炆,為自己爭取到了時間。
他裝瘋的時候,該準備的也沒有落下。朱棣在地下挖洞,鍛造兵器,訓練士兵,搞這一波肯定是有動靜的,於是呢,有的史料上在這裡記載了說朱棣想了個辦法,他就在這些地洞的上方開展畜牧業。
養雞鴨鵝,養豬牛羊,反正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