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從奪舍扶蘇開始 > 第19章 與朕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

第19章 與朕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第1/1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變身幕後蘿莉大佬,開局即無敵仙途楚歌成就劍道巔峰:我的丫鬟是劍仙綜影視:無限貪念一悟所有滄瀾劍影第九萬次斬神天道裂隙逸世天尊長生:從乞丐開始咒啟靈淵重生之我的玉簡有無限功法絕色逍遙小劍仙混沌幻獸決天道九境一路向上的修仙凡人破天傳詭魔劫凌雲仙緣劫林風的快樂修仙

太僕茅焦何許人?

大秦第一諫臣也。

始皇帝時期,大陰人嫪毐靠著和太后趙姬淫亂上位,封為長信侯,一時風頭無兩。

趙姬更是為嫪毐生下了兩個兒子。

於是,嫪毐與太后謀劃,發動了叛亂,想要殺了始皇帝,立二人之子為王。

嫪毐之亂很快就被平定了。

但始皇帝遷怒太后,將其囚禁在雍地,母子二人不復相見。

朝臣認為這是不孝之舉,有違孝道,於是紛紛進諫,請求始皇帝赦免太后。

始皇帝大怒,一連誅殺二十七個進諫之人。

茅焦抱著必死之心繼續進諫,終於說服了始皇帝。

最終,始皇帝將太后接回了咸陽,母子二人重歸於好。

茅焦這個人,謀國不謀身,諫諍不懼死。

所以,在大家都在縮首翹望的時候,他第一個開口了。

只聽茅焦說道:

“陛下,大秦制度,國政當與三公諸卿共議,然後施行。如今陛下與三兩刀筆之吏,弄籌於寢殿,謀劃於密室,然後釋出詔書,天下已聞而群臣不知,此非善政也。臣請陛下廢內廷之制。”

矛頭直指內廷。

茅焦所說的,也正是大家想說的。

扶蘇道聞言,不慌不忙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水土之賓,莫非王臣。天下萬事悉決於上,天子一人總理萬機,朕常感勞累,所以設內廷,不過佐助而已。”

“詔書皆出自朕之意。廷臣皆侍從、顧問之輩,不過按照朕的意思,秉筆而書。眾卿都是朝廷重臣,怎可與內廷之小吏相提並論。”

“三公者,朕之師也。內之九卿,外之郡守,皆二千石之官。與朕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不是內廷之吏。”

茅焦一時語塞,扶蘇說的很清楚了。

內廷不是顧問罷了,都是秉承皇帝的意思辦事。

大秦,還是和這些重臣共治天下的。

眾大臣都感嘆,二世真的太陰險了。

他是怎麼想出這種方式來集中自己的權力的呢?

明明他們這些重臣的權力被削弱了,但又說不出來啥。

內廷之設,陽謀躲權。

現在,連最頑固的茅焦都退下了,選擇了接受這一現狀,別人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和皇帝奪權,是怕自己死的太慢嗎?

於是議題轉到了稅負改革上。

在稅負改革的問題上,眾位大臣各舒已見,將政策執行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扶蘇就隻立了一個稅制的骨架在哪裡,但大臣們經過一天的討論,已經給它填充了血肉,變成了一個切實可行的制度。

這些人不愧是久居官場,每個人的能力都很強。

當官還真是個技術活啊。

當這個議題結束的時候,天色深沉。

大事已定,剩下的就是相關部門配合推行的事情了。

治粟內史李信負責了接下來的工作,這本就是他的職權範圍。

治粟內史這個部門,已經被扶蘇當做央行加國庫加財政部加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使用了。

李信這個人,在大秦統一天下的戰爭中是有過很大戰功的。

對,有過。

後來他在戰爭中犯了錯誤,很嚴重的錯誤,斬首都不為過的那種。

始皇帝念其往日的戰功,寬恕了他,但也棄用了他。

所以,大秦統一之後,他就在大秦的朝廷上消失了。

直到二世皇帝扶蘇繼位,他才被重新啟用。

李信這種能人,扶蘇自然不能閒置。

思來想去,他任命李信為九卿之一的治粟內史。

自古善戰之人,沒有不精通後勤,這是扶蘇的理解。

前半生的李信,身先士卒,作戰勇猛,騎術高超,戰功卓著,被稱為飛將軍。

前半生的李信擔任了大秦治粟內史的官職。

在他主政的時期內,他的政績同樣突出,大秦境內再無大的饑饉,糧食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國庫豐盈,百姓安居樂業,他被人尊稱為“大秦總管”。

李信這個人是個實幹家,不善言辭,因為巨大的貢獻而得到了黔首們愛戴。

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想必就是如此吧。

目錄
血戰甲午重生幽靈世家,天王只是起步而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