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結伴(第2/2 頁)
伯牛調轉馬頭,回到那個頭領身前,抱拳問他:“主母有問,吾家有駑馬數匹,兄等一行,可願與吾等同行?”
頭領聽聞,眼睛一亮,跟在他身邊的幾個漢子眼睛也亮了,還有幾個卻是露出擔心的神色,具都看著那個頭領。
頭領也抱拳感激道:“多謝貴家好意,只是,吾等一行中,有幾個不善騎馬,卻是要辜負貴家好意了。”他們都是一個裡的鄰居,一同結伴出行去都鄉販賣採買貨物的,都是土裡刨食的黔首,有的騎過馬,有的卻是連馬都沒摸過幾回的。他們這些會騎馬的,總不能拋下不會騎馬的自顧自的先走了吧?這種行為絕對要不得。
伯牛卻是對他更和氣了,他道:“無妨,吾等還有拉貨的車輛,不願騎馬的可以坐車,或許諸位不介意車馬顛簸?”
那幾位面露擔心之色的漢子立馬喜笑顏開,連連道:“不介意。”
“怎會?”
“多謝。”
“甚好。”
......
素憐去安排這些人騎馬的騎馬,坐車的坐車,伯牛則是帶著頭領去見秦大母。
頭領自稱叫南孫,是南鄉下里人,此次出門,是帶著下里的黔首和閭左如都鄉採買的。
秦大母跟他說了幾句話,等素憐那邊都安排好,兩隊合一隊的馬車就又緩緩行駛了起來。伯牛帶著秦魚和南孫騎馬並行在最前頭開路,秦川騎馬伴隨在秦大母和秦母的馬車旁,素憐則是騎馬伴著嬌嬌的馬車,他們這一行人浩浩蕩蕩井然有序的一起朝櫟陽都鄉駛去。
等到都鄉城門的時候,果然已經午時了。眾人一一下了馬背,掏出隨身的驗和傳,給守城門的兵卒檢查。
好在中午進城的人不多,他們很快就進了櫟陽都鄉的城門,秦魚自己騎在馬背上好奇的四處張望,感受這個時代秦國第二繁華都市的氛圍。
伯牛則是跟南孫這一行人告別。
這裡是外城範圍之內,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就在這裡,用不著進裡面的少城,秦家一行卻還要繼續往裡頭走。
卻原來,櫟陽都鄉分王宮、大城、少城、外城四部分。
顧名思義,王宮就是原來秦國的宮城,只有秦王、太后等王公貴胄們來櫟陽的時候才會開啟入住,如今裡面住的都是一些老宮人和一些看守。
大城則是有產百姓居所,少城則是官署與市場所在,外城,則是一些黔首和外鄉人暫住交易的地方,屬於都鄉外圍。
秦家在都鄉的宅院在大城最裡面,靠近王宮的位置。看這宅院的歷史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